大漠雄鷹蘇勒坦汗

第1306章 大汗翻臉破桂西(上)

跨坐於寶馬追風之上,舉起千里鏡凝望著古勘洞東北部的土山以及土山上的守軍營帳和五花八門的旗幟,蓮花大可汗的心中既喜又憂。喜的是這些土狼雖然驍勇,但營帳設的雜亂,甚至還有人聚集在營寨前聊天,遠不如正規戰兵訓練有素,且分屬各個土司、各打各的旗幟,難以統一指揮;憂的是土狼們皆是本地人,糧草補給方便且熟悉地形,如今又佔據險要居高臨下,撕破臉後若不能迅速擊破,勢必曠日持久,影響對吳周的戰爭。

想到這裡,他沉著臉問西日莫:“前些日子岑氏和黃氏還上疏向朕稱臣,態度十分㳟順,何故如此?”

西日莫平靜地答道:“大汗明鑑,岑黃兩族這些年一直在桂西練兵屯糧、兼併土地、私設律條、徵收賦稅,早萌不臣之心,導致本地百姓只知有岑黃,不知有朝廷。此次您率軍經過他們的領地,岑黃擔心影響到他們在本地的統治,所以出兵佔據險要攔阻我軍。漢人常說‘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身為大衛臣民,聞主上駕臨,不準備迎駕,反而聚兵防範,哪有一點做臣子的樣子,分明是起了反心!”好個衛拉特之狼,不愧是開國老臣,三言兩語便將桂西土司蠻橫無禮的形象描繪得活靈活現,還給他們扣上了一頂意圖謀反的大帽子。

望著如此生動的表演,蘇勒坦微微一笑,從袖中抽出一份奏疏扔給西日莫,“瞧瞧吧,這是岑繼祿、黃戴乾以及其餘一百一十六位土官聯名彈劾你的摺子。岑繼祿說他派土官岑兆禧帶著牛羊糧草來你的大營犒軍,你卻藉口人家給的東西少,把人給扣了,還指使韋氏奪取鳳山的三個寨子。激起公憤,方才聚兵於土山,攔阻大軍的去路。有無此事?”

“大汗,老臣冤枉啊!”西日莫聞言叫起撞天屈,“岑繼祿命麾下頭目岑兆禧假作犒軍卻在鳳山設伏,被老臣識破擒下。老臣知道大汗急著趕路去貴州,不願滋生事端,將岑兆禧及其部下教育一番後釋放,想使土酋們感受到朝廷善意,改弦更張。誰知彼輩恩將仇報,反率大軍攔住我軍去路,足見謀反之心昭昭!”

大可汗何許人也,如何會被他三言兩語哄騙,仔細問道:“你說岑氏在鳳山設伏,有何證據?”

“是老臣麾下的東蘭土知州韋兆羆派斥侯察探,在鳳山西側發現有岑氏土兵埋伏”,西日莫強辯,後背不知不覺間被汗水浸溼。

蘇勒坦心中冷笑,命人傳韋兆羆問話。韋兆羆喚來麾下幾十個土兵,眾口一詞,一口咬定親眼看到有岑氏土兵在鳳山西側埋伏”。

“住口!你當朕不知道前些日子岑氏強佔了你們韋氏在鳳山的三個寨子,你想借機收回失地,方才在西日莫面前構陷岑氏嗎?膽敢欺君,真以為朕殺不得你嗎?”大可汗陡然變臉,一股接一股鋪天蓋地的殺氣壓向眾人,空氣剎時變得凝固起來。

“撲通”,饒是衛拉特之狼身經百戰,也抵擋不住如此氣勢,率先跪倒在地,口中高呼:“奴才不敢!”

“撲通~撲通~”眾將紛紛跪倒請罪。

韋兆羆也跪伏於地,臉漲得通紅,連喘氣都變得艱難無比,不得不大口大口地呼吸。好在他早和西日莫商量好,有所準備,喘息良久後泣道:“泗城岑氏稱霸桂西七百年,築城牆、積糧草、練甲兵、佔土地,至岑繼祿時,半個廣西已為其所有、貴州、雲南亦有其勢力。廣西百姓只知有岑黃,不知有朝廷。一道口信便讓南丹土知州莫士英不敢赴陛下之召,稍有不悅便敢聚兵十餘萬阻擋陛下去路。難道這還不算謀反嗎?臣確實有借陛下天威收復被泗氏強佔的三個寨子的意思,陛下責怪,臣無話可說,甘領死罪。只是不誅奸臣,死不瞑目!”

此言一出,周圍頓時靜得落針可聞,蘇勒坦的心中卻波濤洶湧。韋兆羆說岑氏勢力大,他並不在乎,勢力再大也不過一介土酋,有何懼哉?可僅憑口信便能讓其他土司不敢接受自己的召見,這便犯了他的逆鱗。天無二日,國無二君,廣西的土司和百姓應該聽你岑氏的,還是應該聽朕的?聚兵擋朕的路!哼哼!朕倒要看看區區十餘萬土狼是不是比吳三桂的大軍更利害!

“平身吧~”大可汗止住怒火,面上恢復了平靜,用左手柔和地撫摸起自己的鬍鬚。直看得周圍的重臣心驚膽顫,每當大汗面色平靜、手撫鬍鬚,便是想殺人也!

然而,這一回蘇勒坦並沒有殺人,反而溫和地對韋兆羆說:“爾因韋氏和岑氏的私仇,挑起爭端,本該斬首,念爾已經知罪,暫且饒恕。岑繼祿和黃戴乾對大衛素來㳟順,朕不信他們會造反,當派遣使者去岑氏軍營詢問”。

“請大汗召岑繼祿和黃戴乾入營解釋衝突之事,若他們敢來,則無反意,若心虛不敢來,便是確有反意無疑。且您來泗城的目的是想安撫桂西諸司,召見臣子理所應當,當臣子的又豈有見召不至之理?”西日莫忽然大呼。

蘇勒坦瞥了眼衛拉特之狼,緩緩說道:“此言亦有理,朕這就下旨召岑繼祿、黃戴乾等覲見。相信此二人必不負朕!”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雖然奴才亦相信岑黃無謀反之意,可仍需做好作戰準備才是”,兵部尚書哈喇瑚裡進言。

“唉~”大可汗忽然長嘆了口氣,“朕方才觀察土山地形,發覺皆是數百丈的高山,岑黃據險而守,一旦打起來,恐怕曠日持久。拖延下去,只怕吳三桂那老賊得知我軍行蹤後逃往雲南。如此,便得不償失矣!”

“青龍山的主峰其實是利州北部的岑王老山,岑氏所居的古勘洞雖然也位於山區,卻並非青龍山最高處,其中有些山峰不過百餘丈,山中小道臣皆知曉,願為陛下帶路”,韋兆羆久居本地,熟知地形,慨然說道。

“哦~”蘇勒坦讚許地瞅了他一眼,又疑惑地問道:“岑氏既然想依山而居,為何不選在主峰下築城?”

“回陛下的話,岑王老山高六百一十九丈(2062米),原先叫三角山,因宋時岑氏佔據此山為王而得名。後岑氏佔據的土地越來越廣,勢力擴充套件至慶遠、田州、思恩等地,為便於掌控新得之地,又在古勘洞附近築起新城。新城雖好,地形卻不如老城險要,正便於我軍殲之”,韋兆羆露出了諛笑。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