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二十八年(1671年)九月,秋風正涼,泗城古勘洞周邊一座又一座軍寨拔地而起,令原本安寧的古城變成了軍隊的海洋。
除了岑氏控制的泗城府、鎮安府、田州、歸順州、安隆司、上林司,以及貴州十餘個山寨的各岑氏土官的兵馬;黃氏控制的思明府、太平府、江州、向武州,以及南寧府部份地區的黃氏土官的兵馬;還有依附岑、黃兩家的思恩府覃氏、王氏、蘇氏、黃氏,南寧府果化州趙氏,太平府結倫州馮氏、結安州張氏、都結州農氏、茗盈州李氏、萬承州許氏、龍英州趙氏、太平州李氏、安平州李氏、上下凍州知州趙氏,龍州趙氏,憑祥州李氏,都康州馮氏,下雷州(下雷峒)許氏,思陵州韋氏等土司的兵馬。足足十五萬餘眾,無邊無際,聲勢驚人。
泗城土知府岑繼祿卻依然不滿意,因為還有很多土司的狼兵未至。桂林府古田長官使黃氏、桐木鎮巡檢司莫氏,平樂府昭平寨巡檢司龍氏、古眉寨巡檢司黃氏,梧州府五屯千戶所覃氏,柳州府遷江屯田千戶所黃氏、韋氏,甚至連岑氏自己的分支、潯州府武靖州岑氏都沒有派兵馬來。
他心裡明白,桂林、平樂、梧州、柳州、潯州五府經過大明朝多次改土歸流後,土司勢力大大衰弱,且這些地方如今皆在大衛國直接控制之下,乾元帝的大軍又正在廣西,這些土司不敢蹚這趟渾水兒,也是情有可原的。雖然如此,彼等的態度由此前唯自己之命是從,到眼下騎牆觀望、明哲保身,也足以說明泗城岑氏在廣西的影響下降。
聯想到此前他命慶遠府的韋氏、莫氏兩大土司不要親自覲見乾元皇帝,莫氏雖然聽令,韋氏卻非但不聽,反而帶著那地羅氏、永順鄧氏、永安彭氏前往宜山。有訊息說乾元帝在會議期間要各土司出兵助戰,韋氏居然帶頭獻出四千土兵,整個慶遠一府出兵六千餘,分明是已下定抱緊衛國大腿的決心。韋氏原本就不太聽岑氏的話,所以前些日子自己才故意挑起事端,強搶了他們三個寨子,又命莫氏強佔與韋氏交好的羅氏兩個山寨,以示敲打。沒想到不但未將他們嚇倒,反將他們推入衛國的懷抱,看來是自己太急著統一廣西,凡事欲速則不達!
尚來不及懊惱,又傳來訊息:衛軍已經由宜山順著龍江抵達河池州,接著由河池州翻越鳳凰山,然後渡紅水河進入東蘭州。他們在東蘭州僅歇息一日,便又開始翻越都陽山,往古勘洞而來。最令人不安的是擔任衛軍先鋒的居然是自己的老熟人、一等公西日莫。當年自己先與此老結盟,後見其兵敗布龍城,又背信棄義率軍偷襲、從背後狠狠給了他一刀。如今此老擔任衛軍先鋒,無論如何都不是個好訊息!
古勘洞岑氏土府的密室內,岑繼祿再一次與黃氏家主黃戴乾密謀。聚集於泗城的土司雖眾,能作主的唯岑與黃。
“衛國大軍正在翻越都陽山,即將抵達泗城境內。到時候陛下勢必召見我等,何去何從,還請賢弟指點”,岑繼祿虛心地向號稱足智多謀的黃戴乾求教。
黃戴乾手撫山羊鬚呵呵一笑,“您不是命慶遠韋氏和莫氏不要親自覲見以試探陛下態度嗎?南丹知州莫自乾依令未去,只命其子代勞。不知陛下作何反應?”
岑繼祿悠悠一嘆,“陛下不但未責怪,反賜給莫自乾兩根百年老參。真正是胸懷寬廣,聖心仁厚!”
黃戴乾一哂,“陛下戎馬一生,刀下不知屠戮過多少亡魂!又豈是胸懷寬廣的仁君?之所以隱忍不發,是因為想集中力量對付吳三桂,不想節外生枝而已。所以,只要吳三桂未滅,陛下絕不會對你我兩家下手”。
“這麼說,咱們可以安心靚見龍顏嘍!”聽他這麼說,岑繼祿放心不少。
“不可!自古蛇無頭不行。若咱們親自靚見,衛軍將咱們扣為人質,祖宗數百年基業危矣!”黃戴乾又將頭直搖。
岑繼祿聽罷頷首,“既如此,咱們還是稱病不出,讓族中子弟代勞,再多備些犒軍的牛羊和糧草以示忠誠,如何?”
“如此甚好!岑公放心,還是那句話:吳三桂未滅,陛下不會將咱們怎麼樣”,黃戴乾大笑。
⋯⋯
鳳山,原是慶遠府東蘭州韋氏領地,幾年前岑韋兩家交惡,岑繼祿命土舍岑兆禧出兵佔領了鳳山的三個寨子。前幾日,岑兆禧接到岑繼祿的命令:多備些牛羊糧草,犒勞由此路過的衛國大軍。於是,早早地便命人察探。這一日,聽哨探來報:衛軍先鋒已至鳳山,忙帶部下趕著牛羊、押著糧草迎接。
山腳下,衛軍先鋒、一等吐魯番公西日莫手指山上的岑氏旗幟,目光炯炯地問帶路的東蘭土知州韋兆羆:“聽聞此地本是你的領地,被岑氏霸佔了去?”
聽到“霸佔”二字,韋兆羆頓時福至心靈,跪地哀求:“請國公爺替韋氏作主!”
衛拉特之狼哈哈大笑:“不瞞你說,老夫與那岑氏也有些仇怨。待會兒他們來勞軍,我找個理由將迎接的將領釦下,你便帶人攻上山去,奪回寨子”。
“多謝國公!”韋兆羆大喜。
岑兆禧帶著人馬來到西日莫軍中,恭敬行禮,“大帥遠來辛苦,下官奉岑知府之命前來勞軍,區區薄禮,不成敬意!”
“哼哼~”西日莫傲慢地用馬鞭指向他帶來的物資,“老夫有五萬多大軍,這麼點東西,濟得甚事?”
岑兆禧臉一紅,“下官只是個打前站的,岑知府已在古勘洞備齊了大軍所需之物”。
“爾休要搪塞,依老夫看分明是你們岑氏沒有歸順的誠意!拿下!”西日莫猛然厲喝。
如狼似虎的衛軍蜂擁而上,不由分說將岑兆禧及部下按倒捆綁,若敢反抗,立時砍殺。
解決完歡迎自己的岑氏土狼,西日莫笑嘻嘻望向韋兆羆,“韋知州,下面該怎麼做,不用老夫教你了吧?”
“兒郎們,隨我奪回寨子”,韋兆羆大吼一聲,帶著韋氏土兵衝向山寨。
在衛軍的庇護下,韋氏在鳳山的三個寨子,失而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