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縱橫衛拉特的拜巴噶斯汗,他若是年輕二十歲,天下間還有誰能阻擋他的兵鋒?”一旁觀戰的袞布伊勒登大聲喝彩,自古英雄重英雄,哪怕是對敵人,這位臺吉也從不肯吝惜讚美之詞。他取下了背後的角弓,“弓之制有四:一曰長弓,二曰角弓,三曰稍弓,四曰格弓”,“長弓以桑柘,步兵用之;角弓以筋角,騎兵用之;稍弓,短弓也,利於近射;格弓,彩飾之弓,羽儀所執”。
騎兵用的角弓,弓力普遍在一石二左右,袞布伊勒登偏能開三石強弓,在土爾扈特部以善射聞名。
弓弦響,一箭直奔拜巴噶斯的面門,百戰餘生的老汗王,聞絃聲便伏低了頭顱,躲過了死神之吻。
又是一箭,袞布伊勒登拉弦的速度極快,第二箭僅比第一箭慢了少許。
這一次,避無可避,拜巴噶斯被射中胸膛,頓時氣絕,摔下馬來。
“大汗~大汗~大汗~”
親衛們慌了,圍著屍身痛哭流涕,剛才衝鋒時的勢如破竹,變成了不知所措。
終於有人反應過來,要帶著汗王的屍身和大纛返回烏魯木齊。太晚了,呼嘯而來的土爾扈特騎兵包圍了他們。
一名魯卜齊圖(驃騎兵)揮舞著馬刀,凌厲地劈下,威震漠西的汗王旗倒了。
“賽因色爾滕吉將軍,汗旗倒了,大汗有危險。我來拖住敵軍,你速去救援”,布顏哈坦巴圖爾馳到賽因色爾滕吉身邊大呼。
望著汗王旗倒下方向,賽因色爾滕吉一聲不吭,提起亮銀槍撥馬疾馳,當年他便是用此槍取了威震天下的和託輝特部琿臺吉碩壘烏巴什的性命。五百忠心耿耿的部下緊隨其後,是部下也是他生死與共的兄弟。
土爾扈特部臺吉古揚攔住了他的去路,亮銀槍靈蛇一點,正中古揚面門。
殺了敵方大將,賽因色爾滕吉卻顧不得瞧上一眼,大汗危急,區區一員敵將性命,真的算不了什麼。
又來了一隻攔路虎,土爾扈特部臺吉塔本臺手持雙刀,橫於馬前。也僅僅只走了三個回合,便亡於亮銀槍下。
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賽因色爾滕吉做到了。渾身是血,傷痕累累,卻不管不顧,只為護駕。他的目中只有汗旗倒下的地方,那裡有他誓死效忠的大汗:拜巴噶斯。
連殺百餘人、十餘將,終於衝到了王旗所在處,可是卻沒有尋到活人,得到的只是一具屍身,偉大的拜巴噶斯汗迴歸了長生天的懷抱。
“大汗,奴才救駕來遲,死罪啊死罪!”賽因色爾滕吉悲慟欲絕,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熱淚如奔泉般湧出。當年與喀爾喀人大戰,老汗王力排眾議,任其為先鋒的往事一幕幕,猶在眼前。
士為知己者死!如今知己不在,士又何惜一死?賽因色爾滕吉將拜巴噶斯汗的屍身綁於背後,又拾起了汗王旗的旗頭,這是大汗一生的榮耀,絕不可以留給敵人。
猛將拼命了,不要命地猛打猛突,居然殺出一條血路,帶著屍身和汗旗返回了伊犁河畔。
《鷓鴣天·嘆拜巴噶斯》
———泱泱大明
和碩英雄愛酒盅,酒中又喜醉顏紅。
財帛本是身外物,兄弟相殘為哪宗?百年後,史籍中,一枝禿筆寫悲風。
漠西猶有英雄氣,何人與我論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