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臣對視一眼,決定出兵將瓦剌佔去的所有土地都收回,清掃瓦剌殘餘勢力,不能再讓他們在關內肆虐。
“聯絡宣府總兵楊洪,兩地聯合作戰,”曹鼐冷冷地道:“若楊洪不從,或消極怠戰,就問問他楊俊現在何處。”
楊俊犯下死罪,他們現在不追究,是給他們楊家戴罪立功的機會。
再敢糊弄,除非楊洪想要謀叛,不然誰也保不住他們父子。
楊洪顯然也知道這一點,他比大同府還早一晚收到另立新帝的聖旨。
傍晚收到聖旨,他便覺得這是楊家脫險,甚至更進一步的機會,皇帝變成了太上皇,他在也先手裡,對大明的威脅降到最低,對新帝的威脅反而提升了。
只要他堅守宣府,為國盡忠,為新帝盡忠,立足夠大的功勞,一些過錯便可大化小,小化無。
楊洪只有楊俊一個兒子。
雖然恨鐵不成鋼,但為人父,他有什麼辦法呢?
楊洪深吸一口氣,打定主意,開始召集將領商定新的宣府防線,並要加大力度掃清關內殘餘的瓦剌軍。
他們才開完會,制定好各種作戰方針,便有急報從大同來。
一參將疑惑道:“已是深夜,此時來軍報,莫非大同沒守住?”
楊洪面色一變,急忙讓傳令兵進來。
大同要是沒守住,對宣府的威脅就太大了。
之前郭登幾次敗仗,隱瞞軍情,讓瓦剌軍流竄進來,就對宣府造成了很大的威脅。
傳令兵氣喘吁吁地衝進來,跪地稟道:“皇帝遇難,瓦剌戰敗,後撤五十里地!”
楊洪一怔,隨後臉色慘白,急問道:“你說什麼?皇帝怎會遇害?誰殺的皇帝,也先?”
他一臉不可置信,也先殺皇帝有什麼好處?他為什麼不護好皇帝?
一個死了的皇帝還有什麼用處?
只會激起大明臣民的忿恨和鬥志,也讓楊洪所有的計劃流產。
傳令兵哪裡知道,他當時在戰場之外,只是受命向大同傳信,只知關鍵資訊:“陛下屍首已經奪回。”
這是楊洪晚上收到的,所以,他是前線最先知道,京城另立新帝,皇帝變成了太上皇,而太上皇在聖命還未傳到前線時就已經變成先帝的。
不,京城雖然決定另立新帝,但新帝未曾登基,所以皇帝還是皇帝,沒正式變成太上皇。
所以,皇帝還是駕崩。
新帝將會是名正言順地登基,頭上根本不會再壓著一個太上皇。
楊洪慢慢坐到椅子上。
皇帝遇難,新帝和朝臣只會記得他的好,而所有對皇帝不好的事和人都會被拉出來清算。
楊洪心不斷下墜,心中漫起一股痛,他啞著聲音問:“楊俊現在何處?”
“他在南三所把守。”
楊洪:“將他調往北七所,命他隨前鋒營一起驅逐瓦剌,將瓦剌中軍驅出宣府。”
眾將愕然,不由相視一眼。
北七所可是前線的前線,守在那裡的將士,不論是什麼身份,皆是十存二三,每戰過後都要填補兵員。
楊俊在別的地方還能受照顧,上北七所,將士們隨時都會戰亡,除死士外,誰還有空照顧這位小將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