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脈?”唐欣眉頭微蹙,忍不住出聲,雖然不太聽得懂天涼古語,不過它顯然跟烏氏同屬一個語系,許多詞的發音相近,且可從上下文推導理解,所以也明白了些許。
戰摩訶也暫時壓下心中的失落,凝神傾聽:血脈天賦,不是天涼強大的根基嗎?
在趙青的示意下,他略一猶豫,便擔任起了唐欣的天涼語翻譯,也算是打好關係。
雖說理論上雙方頗有仇怨,但對方几乎是預定了八境的位置,再不濟也屬半步八境的大宗師,若無必要,還是別彼此敵對為佳。
而且,這種行為固然失了面子,卻能贏得趙青和無雙風雨劍兩位大人物的好感,又何樂不為呢?
“不錯。”
拓跋無愁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追憶與痛惜,“血緣,是紐帶,亦是隔閡。”
他沉聲道,字字如錘:
“這本命御獸、融血化脈之法,賦與了我們超凡的起點與力量,卻也天然地劃定了界限。”
“不同的血脈天賦,不同的本命獸源,以及不同的隱性血脈純度、覺醒度,都成為了區分親疏、劃分圈層的無形標尺。”
“元氏以‘祖血’為尊,自詡神裔,凌駕於諸族之上。拓跋氏、甄氏、蘭氏、戰氏、隗氏、侯崇氏、空同氏等次之,血脈各有側重,或擅攻伐,或精守禦,或通變化。”
“再往下,則是那些透過聯姻、軍功獲得‘賜血’、融入部分血脈的外姓將領與部族首領,如烏氏、月氏……最後,才是那些純粹的附屬部族,他們雖受天涼統治,卻難以真正融入血脈體系的核心。”
“這層層疊疊的血脈等級,如同無形的壁壘,將帝國分割成一個個天然的派別。”
“元氏皇族高高在上,試圖以‘祖血’神化維繫絕對權威。核心家族各有訴求,或欲提升血脈純度,或欲擴大領地影響。外姓將領渴望獲得更高階的‘賜血’,提升家族地位。附屬部族則對這套體系既敬畏又疏離。”
“當帝國草創,強敵環伺,生存壓力巨大時,這些矛盾尚能被共同的目標所壓制。大家同仇敵愾,血脈之力是凝聚的紐帶。”
“然而……”拓跋無愁的聲音陡然轉冷,“當帝國步入鼎盛,外部威脅減弱,內部資源分配、權力角逐便日益激烈。血緣帶來的親近感,反而成了抱團排外、爭奪利益的天然依據。”
“忠誠,往往先於血脈,後於帝國。”
“幾個嫡系大族,算上依附的旁支、僕侍,總人口也不過區區數萬人。卻掌控著帝國最核心的權力、最豐厚的資源、最強大的力量。這巨大的力量落差與人口懸殊,使得統治階層內部的分歧一旦爆發,便再無緩衝餘地。”
“膨脹的慾望……與生存的恐懼。”
他繼續剖析道:“或許是源於北冥那段朝不保夕、掙扎求存的歲月烙印太深,天涼正式建國後,無論老一輩還是年輕一代,對力量的獲取,權勢的爭奪,都有著近乎病態的渴望。”
“就像……差點餓死過的人,一旦得見富足,往往會產生報復性的暴飲暴食,恨不得將世間珍饈盡數吞下,永不饜足!”
“血脈的累加特性,更是加劇了這種‘貪婪’。”
拓跋無愁眼中閃過一絲複雜:“你們先前也知道了,每一種隱性血脈,均起源於七境及以上修行者,以本命元氣為基對御獸的融合。”
“那麼,該系血脈後裔之中,所誕生出的第二位七境,是否能再次‘本命融血’呢?”
“答案是肯定的。”
“且其‘血脈印記’並非覆蓋前代,而是……累加其上!如同在祖傳的基石上,添磚加瓦!”
“父輩若以‘蒼狼’為本命,融其血脈,子輩若以‘白熊’為本命,成功融血,則其血脈之中,便同時承載了‘蒼狼’與‘白熊’兩種異獸的印記!既擁有前者的‘迅捷、堅韌,亦有‘白熊’的巨力、禦寒……起點越來越高!”
“實際上,我本人繼承到的血脈,便有寒螭、風蛟、天狼、雪犼等十多種之多,乃至於需要後天進行合併歸一,方能掌控自如,在七境巔峰時穩固本命元氣,最終踏入八境。”
“然而,問題也隨之而來。”
拓跋無愁話鋒一轉:“血脈之力,並非萬能。它有著致命的弱點——環境適應性!”
戰摩訶心頭微凜,似乎聯想到了什麼。
趙青則眨了眨眼,表示相比起這裡面的問題,先前提到的“合併歸一”之法,才是自己關心的研究專案,或許能帶來些法則賦予、道紋編織方面的啟發,百川匯流,沒準能開創一門千變萬化的神通。
究其根本,亦不過是本命元氣的運用變化罷了,盡皆屬於“神惑”干涉的範疇。
這種血脈聽上去大體符合遺傳學的基本原理,理論上,多半可以深入分解到等若“基因”、“鹼基對”的層面,再以此重新拼接合成,法用萬物,併入她草創不久的《天人化生永珍煉形真解》之中。
原本,這門功法僅有趙青根據已經獲得的遠古天龍稟賦,推衍出的“天龍變”和一系列蛟變、龍蛻的殘篇,現在若能得到天涼這方面的遺產,卻是可以迅速跟進、補全,並徹底修成圓滿。
“簡單的來說,就是血脈之力,與其發源之地息息相關,怎樣的環境孕育出怎樣的天賦,彼此匹配,此乃‘適者生存’之理。”
完全不知已被盯上了的拓跋無愁,繼續解釋道:“像北冥一帶存在的異獸血脈,蒼狼、雪犼、白熊之流,被修行者煉化、繼承了之後,唯有在它們的原住地,才能得到最佳的發揮……”
“一旦離開極北冰圈,像蒼狼這種問題倒不大,因為絕大部分草原、戈壁、荒土均有分佈,族群廣泛,可白熊的天賦加成,只是到了漠北草原,其效力便開始顯著衰減。”
“若再往南,進入更加溫暖的漠南之地,四季分明的中原,甚至炎熱的區域,不僅加成銳減,甚至可能成為負擔!”
“白熊血脈在酷暑中會令人氣血燥熱,心神不寧;雪犼的禦寒之力在溫熱之地如同雞肋,反而可能干擾對火行元氣的感知與操控!”
“靈覺矇昧,元氣清晰度下降、修行速度遲滯,戰力與天賦均大打折扣!”
“一個在祖山能發揮十二成戰力的七境將領,到了南方溼熱之地,可能連八成實力都難以維繫!這絕非個例!而是普遍現象!”
“本質上,這其實是元氣種類、比例,元氣法則在不同氣候、地形條件下的不均勻分佈,所帶來的必然結果……就像紮根於特定土壤的植物,強行移植到不適宜的環境,不僅無法茁壯,還會迎來枯萎與凋零。”
“帝國疆域遼闊,從極北冰原到漠南草原,再到後來征服的溫暖河谷地帶,潮溼的鄰海、島嶼區域,氣候差異巨大。”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