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或許才是自己唯一能拿得出手、勉強稱得上“有價值”的東西了。
有恩報恩,有仇報仇。
這是刻在他骨子裡的鐵律,亦是巴山劍場最基礎的信條之一,從未違背。
可人若突然消失無蹤,這恩情該如何償還?
決心已定!
丁寧眼神驟然堅定,緩緩抬起右手,掌心向上,體內沉寂的真元驟然甦醒,沿著《九死蠶神功》特有的、詭秘莫測的路徑奔湧。
面板之下,微光流轉,氣息變得晦澀而古老,彷彿溝通了某個沉睡的源頭。
緊接著,一束束極其細微、近乎透明、卻帶著奇異斑駁光暈的蠶絲,自他十指指尖、掌心勞宮穴,乃至周身細微毛孔中,如同擁有生命般不斷滲出,越發拉伸、延長。
它們在半空中輕盈飄蕩、相互交織,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靈性,最終輕柔地垂落,觸及了身下冰涼的青玉地面。
奇異的一幕發生了。
蠶絲接觸石面的瞬間,並未堆積或散開,而是悄無聲息地滲透、融入了那堅逾精鋼的玉石之中!緊接著,接觸點周圍的玉石內部,開始泛起一陣陣幽藍色澤的熒光,迅速蔓延、分叉,生長、擴張。
最終,自然形成了一層覆蓋了丈許見方的、散發著微弱草木清香的奇異“菌毯”。
看似平平無奇,內裡卻有著無數塵埃更微小的符文在陰陽纏髓中瘋狂生滅、重組——那是依《太虛種玉訣》之理運轉的遺傳符鏈。
隨著他意念的聚焦、深入,頒施“五神御令”,菌種生命元樞中衝氣漩輪被全面激發,極速地燒錄六氣爻,完整的“九死蠶”奧義,連同一部又一部的幽朝秘典,都轉化為了六進位制的編碼,融入了每粒菌種的生長衰亡。
完成這一切,丁寧指尖的蠶絲瞬間斷絕。
他面色略顯蒼白,顯然此舉消耗巨大。
以九死蠶催動太虛種玉訣進行如此精微、符文指令數目以千萬計的排版“雕琢”,對念力韌度堪比七境的他而言,亦是極大的負擔。
他低頭,凝視著腳下那片仍在緩慢擴張、散發著幽幽暗光的菌毯,眼神複雜難明,透出幾分釋然、期待,心中明曉:在微觀的層面,無人可見之處,正有無數極其微小的熒光孢子於悄然間釋放。
這些孢子輕若無物,很快就會自己一同離開此間密室,融入白羊洞凜寒的空氣中,在北風吹刮下飄散開來,附著於鳥獸蟲豸、土壤巖礦,草木之畔,蟄伏、生長、繁衍,形成一個個微小的、不引人注目的菌落節點。
它們將在未來漫長的歲月裡,如同最耐心的信使,向著天涯海角灑落。
其存在本身,就代表著一道資訊。
一道只有趙青,憑藉她對《太虛種玉訣》的深刻理解和對元氣法則的敏銳洞察,才有可能在偶然間“看到”並“讀懂”的資訊。
丁寧設定了一個期限——兩百年。
兩百年後,無論趙青是否發現這些孢子,無論她身在何方,這些孢子內部預設的記憶程式,都將會啟動最後的“自譯解”階段。
自那之後,每一粒菌種均會隨機感染附近的植物,在葉片等地方展露出清晰可辨的篆書,人人皆有機會蒐集、拼湊出全篇。
他心中默默思忖:如果自己順利報得了血仇,洗清了昔日不平,並主動引領這個已有了修行普及化趨勢的時代,在和平安寧中飛速發展……
那麼兩百年過後,只怕當初最先進、最神秘的幽朝皇室傳承,放在那時候,也算不上多麼珍貴和稀有了吧?流傳開來,並不怎麼要緊。
它更像是……對未來修行者的一份饋贈,一個可能的契機,一個來自過去的謎題。
若是自己不幸敗亡,且趙青始終未歸……那麼這些孢子,或許也能在漫長的歲月中,機緣巧合下,促生出一些意想不到的變化,留下一點吾輩曾經來過、難以磨滅的痕跡。
做完這一切,丁寧長長地、無聲地籲出一口氣,彷彿卸下了心頭的重擔。
而後,轉身,步履沉穩地走向密室出口。
該回梧桐巷了。
……
與此同時,萬里之外的祖山石殿,趙青抬手,在宏大的“天幕”模型上輕輕一點。
“諸位,今日讓你們看的,不只是畝產三十斤靈石的稻田,而是一整套把天地萬物當作田壟、把日月光華當作籽種的……新農耕。”
在又繼續講解了天玄陰風層與碎星層這兩個極高層的元氣圈帶後,趙青心念微動,光屏上的整個模型緩緩收攏,迅速化為一個拳頭大小、緩緩旋轉的玄黃星核虛影,懸浮在她掌心:
“教學至此,算是告一段落。”
“今日所講,涉及天地元氣執行之本,星辰寰宇運轉之律,資訊量頗大。故不必急於一時消化,可回去後細細揣摩。”
“記住,修行之道,貴在明理,理通則法隨。”
剛對這場持續了相當時間的“元氣地理學”教授進行了階段性的總結,趙青就留意到了丁寧的特異動作——她自然可以隨時調閱白羊洞等多地的監控——如菌毯的悄然出現與擴散。
雖說不可能隔著這麼遠瞬間解析菌種藏了什麼,也沒法窺探對方的心聲,但無非就是有數的幾種可能,很容易篩選、排除,得到接近正確的答案:“這份知恩圖報的赤誠……果然沒讓我失望,比料想中還早了不少。”
光從丁寧行功完畢後、疲累的具體情況著手,就可以知曉許多關鍵資訊了。
趙青心中瞭然,暗自滿意。
關於九死蠶的具體價值,她甚至比丁寧本人還要清楚得多:在原作中此法能跟“不死藥”互相吞噬同化,就已證明了其至少對標半步九境的定位;
再加上,現在幽帝也找上了門,被確認已正式步入九境長生,估計跟九死蠶脫不了干係,它只怕已稱得上通往九境的一條捷徑,或者絕佳範本。
按理來說,歷史上嘗試修行過九死蠶的,應該是不乏真正的八境,天資悟性未必遜色於王驚夢,修為眼界還更高出半籌,卻從未有過修成的例子。
這自然是有原因的。
其實很簡單:王驚夢能一練即成,源於他奔赴長陵之戰前,懷著必死之念,符合其心境要求,同時,更重要的是,本命氣血儲存在了幽帝的九幽冥玉劍中,兩者相逢相遇,激起了特殊的反應。
可機緣巧合地修成了,也是實打實的成就。
自此往後,丁寧已邁出了通向長生境的第一步,領先了古往今來不知多少位八境啟天,至於那些被執念關卡級的七境巔峰大宗師,更是隻能仰望其項背,在後方徒呼奈何了。
趙青心中分析著想到,對這個劍王朝主角的前景顯然十分看好,並打算再繼續助推一把:
既然他送了這份“大禮”,投桃報李,我也得教他幾手真正的“妙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