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從蔬菜大棚開始

第231章 人選(兩章合一)

“王叔,我這化肥可不是在供銷社買的。”李哲從卡車後車廂提下半袋子化肥,“您瞅瞅這化肥的質量咋樣?”

王鐵頭抓起一把化肥搓了搓,鼻子底下聞了聞:“嘿,這化肥是真好。顆粒均勻,摸起來也不粘手,也沒有啥味兒。這麼好的化肥可不好買,打哪兒弄的?”化肥的好壞,直接關係到農作物的產量。

“這事兒我回頭慢慢跟您說。您先幫我在喇叭上招幾個人卸貨。”

“嘿,你小子還跟我賣關子。”王支書也沒繼續問,現在人多嘴雜。

沒多久,村裡的大喇叭就響了,招人去村委會卸貨。

卸貨前,李哲還專門去倉庫轉了一圈。

村委會一共有6個倉庫,兩個在東頭,兩個在西頭,北側後面還有兩個倉庫。西頭的兩個倉庫在臺階上,地勢最高,比其他倉庫高了將近一米。李哲選了西頭第二個倉庫,這樣即便下大雨也不會淋到貨物。

等以後我的種植園蓋好了,可以再搬到種植園裡儲存。

卸完貨,李哲送走了卡車司機,化肥被整整齊齊地堆放在倉庫裡。

再次核點了一下化肥的數量後,關上倉庫門。王鐵頭將倉庫的鑰匙給了李哲:“你小子買這麼多化肥,能用得完嗎?”

李哲笑道:“您看著吧,不到年底,倉庫裡的化肥準用完。王叔,晚上去我那兒吃飯吧,咱們喝點兒。”

王鐵頭擺擺手:“今兒個不去了。天天喝,你嬸子該不讓我進門了。過兩天吧。”

寒暄幾句,李哲離開了村委會。

回到村北後,他又檢視了新擴建大棚的施工進度。

現在的大棚施工進度很快。4輛挖掘機分成兩組,每組兩天能挖好一個大棚地基,平均一天能挖好一個。

王榮生和李志強帶著兩隊工人建夯土牆,李衛東和趙鐵柱兩人負責購買新擴建大棚的建材。雖然忙碌,但眾人都有了一定的經驗,各自負責一攤,倒也井然有序。

吃過晚飯,老李和李哲才有時間坐下來聊天。

李哲簡單描述了一下今天去外貿公司送罐頭的經過。聽說兒子買了一輛小轎車,老李的臉上滿是詫異:別說村裡沒有了,鎮上都沒見過。在京城的時候倒是見過,但也僅僅是見過。

“老二,照你的意思說,這外貿生意是可以做的?”老李不是很懂外貿生意,一直擔心兒子拿不到回款。

“沒錯,可以做。而且利潤還不低。如果能買到合適稀缺的蘇聯產品,沒準還能再賺一筆。”李哲抓了一把瓜子,一邊嗑瓜子一邊繼續說,“我和金哥以及另外兩個合夥人商量好了,接著收購罐頭賣給外貿公司。”

“你們賣貨款的錢都買了蘇聯的貨物,是不是還得重新籌集資金購買罐頭?這次每個人掏多少錢?”

李哲擺擺手:“不用,上次我們湊的6萬塊錢還沒花完呢。”

老李有些納悶:“你不是說那批罐頭的出廠價就超過六七萬了?你們湊的錢怎麼還沒花完?”

“爹,做生意的門道多的是。有的是先付錢再給貨物,有的是隻給定金就能拿貨,等貨賣完了再支付尾款。還有的甚至連定金都不付,直接是賣完貨再給錢。”

李哲回憶片刻說道,“我們上次是買了7萬7的貨,支付了將近3萬元的定金。現在手裡還剩下3萬塊錢,正好可以用來支付第2批貨的定金。等第2批貨變現後,再支付罐頭的尾款。”

老李有些擔心:“老二,這樣做生意能行嗎?我聽著怎麼感覺心裡有些不踏實?”

“我能理解您的想法。這種做法確實存在一定風險,但只要在可控範圍內,問題不大。”

實際上,李哲只是拿出一小部分錢去投資。不要說失敗了,就是這筆錢一分錢都收不回來,對於他的影響也不大。

老李追問道:“那第2批送往外貿公司的罐頭,你是想要現金,還是以物換物?”

這個問題李哲也在想。如果是要現金支付,這個週期相對長一些,短則10天,多則一個月。以物易物相對來說更穩妥,但前提是有合適的物資以及出手的渠道。

李哲已經囤積了一批化肥和農藥,在蔬菜大棚沒有擴張到一定規模前,他暫時不準備再購買農藥和化肥。買得太多,儲存不當也是個問題。

“李哥在嗎?”外面傳來一個聲音。

“在!進來吧。”李哲站起身。

大棚的門簾掀開,白雲笙抱著一個本子走了進來:“李叔、李哥好!”

李哲搬了把凳子請對方坐下,笑著說:“白導,今天晚上吃飯怎麼沒有看到您?”

“哎喲,李哥。我算哪門子白導?都是他們瞎叫的。”白雲笙咧著大嘴叉子笑了。

“白導”這個稱呼讓老李聽著有些懵,略一琢磨才明白:白雲笙是拍攝大棚宣傳影片的導演,所以才會叫白導。甭說,這稱呼還怪好聽的。”

李哲將瓜子遞過去:“白導,大晚上找我有什麼事嗎?”

“李哥,《大棚愛情故事》的劇本已經初步完成,我想拿給您看看,有什麼不合適的地方我再改。”

李哲有些意外:“哦,這麼快就完成了?我以為還得再等幾天。”

“李哥,一部好的電影劇本要經過多次的討論、打磨、修改。好的劇本基本上沒有一稿定型的。”

說話間,白雲笙將手裡的檔案遞給了李哲:“李哥您看看,這就是我寫的劇本。”

李哲接過一沓厚厚的手稿,上面寫寫畫畫、修修改改,看起來有些吃力:“要不您給我簡單介紹一下?”

“那也行。咱們這部電影主要有兩條線。第一條線是技術推廣,第二條線是情感發展。這兩條線是交織在一起的。”白雲笙接過劇本,指著上面的標題:

“第二就是電影角色的塑造。我根據咱們大棚的情況塑造了幾個有特點的角色。

第一個角色就是周青禾——一個京城農業大學的大學生。為了響應菜籃子工程的號召,來到農村推廣蔬菜大棚技術,也是間接地給咱們老百姓宣揚一下菜籃子工程。

第二個角色就是林小虎——這小夥子機靈,對拍電影也感興趣。

周青禾來到農村之後就借住在他們家,一來二去相處的多了,林小虎就被這個京城大學生周青禾吸引了,產生了愛慕的心理,甚至做一些獻殷勤的表現。

這個時候有人不樂意了,引出了第三個角色,林小虎青梅竹馬的女鄰居虎妞。虎妞從小就喜歡林小虎,三個人之間有點類似於歡喜冤家的劇情。”

老李搓了搓手笑道:“嘿,你別說,這劇情還真有那麼點意思啊。不過你光說愛情了,也沒講蔬菜大棚的事啊。”

“李叔您彆著急啊,這不是還有男主角嗎?”白雲笙笑著說:

“這男主角就是一門心思種蔬菜大棚。男主角家裡比較窮,但人聰明有志氣,也懂種菜,就從農村信用社貸款建蔬菜大棚。

女主角周青禾特別欣賞他這一點,也會用自己在大學裡學到的農業知識幫助他。最終反季節蔬菜上市賺錢了,兩人也在相處中對彼此有了好感。”

老李好奇:“這男主角你準備讓誰演?”

“朱益民。”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