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從蔬菜大棚開始

第229章 以物易物(兩章合一)

沈亞楠瞪了他一眼:“不光不算曠工,我還給你發獎金。”

“嘿,那您早說呀!要早知道有這麼好的事,我還換啥衣服?”蘇明遠搶先一步'噔噔噔'下了樓梯。

等他換好衣服進了大堂,正好見到沈亞楠推門出去。他和馬蒂打了一聲招呼,也跟著出門了。

一輛卡車停在路邊,李哲從副駕駛上下來:“二姐,咱上車走吧。”

沈亞楠看了看卡車:“20噸罐頭都在這輛車上?”

李哲笑著搖頭:“那怎麼可能,還有兩輛更大的卡車,都是罐頭廠安排送貨,從倉庫里拉貨後直接去了京城火車站倉庫。”

“嘿,我就說嘛。”沈亞楠指了指身後的蘇明遠:“他會俄語,叫上他一塊去,指不定能用得著。”

“還是您想的周到。”李哲揮揮手,“大莊上車吧。”

裝你妹!蘇明遠氣不打一處來,面無表情地往副駕駛上走。李哲拍拍他的肩膀:“前面沒那麼多座,你去後面。”

蘇明遠看了一眼後車廂,愣了:“我……你……”心裡更氣了,但他終究沒說啥,還是老老實實地爬進後車廂。

李哲看他的眼神,就知道這小子有些不服氣。

但那又怎樣?

就喜歡你看不慣我又幹不掉我的樣子!

上了副駕駛室,李哲問道:“二姐,您看上蘇聯啥貨了?還把這小子帶上?”

沈亞楠眉開眼笑:“你猜猜,我看上啥了?”

“這我哪猜得到,您就直接說吧。”

“你不猜,我也不說,等你去了就知道啦。”沈亞楠露出一臉期待的神色。

一時間,李哲還真猜不到她要買啥,也懶得想了,閒聊了幾句,不大一會兒,卡車就到了京城火車站倉庫。

到了火車站倉庫西門口,不遠處停著兩輛更大的卡車。見李哲走下卡車,金百萬和洪三也迎了上來。

李哲將沈亞楠介紹給他們認識,眾人簡單寒暄一番,就見到倉庫門口快步走出一名男子。

這名男子看起來三十歲出頭,穿著一身藏藍色中山裝,左胸口戴著中蘇友好的紀念章,隔著老遠就打招呼道:“達瓦里希哈拉少!”

蘇明遠提醒道:“他在給咱們問好,不過他這俄語發音……”他撇了撇嘴,沒往下說。

“沈小姐,還以為您下午才過來,怠慢之處還請見諒。”男子小跑兩步,主動跟沈亞楠握手。

沈亞楠笑道:“我是想著早點來,早點把事情辦完。”

“您說的對,趕早不趕晚嘛。”男子笑著應道。

沈亞楠對李哲介紹道:“這位是外貿公司的吳紹輝經理。”

李哲跟對方握手道:“吳經理好,我叫李哲,以後還請多多關照。”兩人近距離接觸,李哲隱隱能聞到一股酒味。

吳紹輝也打量著李哲:“李老闆好,真是年少有為啊。”

沈亞楠指著後面的卡車:“吳經理,第一批罐頭給您帶來了,一共是20噸——8噸酸黃瓜、7噸青刀豆、5噸番茄罐頭,您驗收一下。”

“好的。”吳紹輝應了一聲,叫來幾個手下指揮著卡車進入倉庫,而後對著兩人說:

“沈小姐,李老闆,驗收可能要花一些時間,咱們去我辦公室坐會兒。我那有剛到的喬治亞紅茶,倍兒正宗。”

一種外國紅茶還用“倍兒正宗“三個字,怎麼聽都有些不倫不類。

吳紹輝領著兩人進了一棟灰磚小樓,辦公室就在一樓東側,門口掛著“東方外貿公司經理”的牌子。

開門進去後,辦公室大概二十平米左右,牆上掛著中蘇兩國國旗的合影,辦公桌上放著一本《外匯管理條例》,辦公桌對面的櫥櫃裡還放著幾瓶伏特加……

吳紹輝邀請兩人坐在沙發上,從櫥櫃裡拿出一個銅壺,從暖壺裡倒入熱水,而後將銅壺坐在煤爐上,說道:“這喬治亞的傳統做法是煮茶,茶湯的顏色更深,香氣也更濃郁,口感特別豐富。”

沈亞楠笑道:“我去年在蘇聯喝過一次,味道確實不錯。”

“我這有不少蘇聯的好茶,一會走的時候給您二位帶些。”水燒開了,吳紹輝往裡面添了一些紅茶。

沈亞楠說道:“吳經理,我記得上次見面,您說我們賣罐頭的貨款,可以直接在外貿公司購買蘇聯的貨品是嗎?”

“對,以物換物嘛。蘇聯地大物博,資源豐富,重工業也比咱們先進,他們那邊也有咱們需要的資源和工業產品。”吳紹輝站起身,從辦公室抽屜裡拿出一份檔案,遞給沈亞楠,

“沈小姐,這是一份蘇聯進口商品訂單。只要是上面有的東西,我們倉庫裡都有。您可以直接用貨款購買。”

沈亞楠快速掃了一眼清單,指著汽車列表問道:“伏爾加和拉達還有嗎?”

“有的。就在倉庫裡。這次一共送來了幾十輛汽車——伏爾加有7輛,已經有單位預定了一輛;拉達有6輛,您喜歡的話可以隨便挑。”吳紹輝提著茶壺給兩人倒上茶水,

“沈小姐,您嚐嚐我的紅茶正不正宗?”

沈亞楠現在哪有心思品嚐?喝了一口,敷衍道:“不錯,挺好喝的。”

她話鋒一轉問道:“吳經理,您經手的汽車多,您覺得拉達和伏爾加哪個品牌更好?”

吳紹輝想了想:“我覺得這兩款車都不錯。伏爾加車身尺寸較大,外觀大氣,注重舒適性,有一定的檔次感,更適合公務或商務場合。

拉達則是以皮實耐用、維修便利著稱。零部件都比較好找,很適合基層單位、小企業和個體戶使用。

您覺得這兩款車哪個更適合,您就買哪款。”

沈亞楠問道:“價格方面呢?”

吳紹輝回憶了一下,答道:“伏爾加較貴一些,常規的進口價是9萬元,我們以物易物的貿易在8萬元左右,二手車價格在2.5萬到3.5萬之間;

拉達的常規的進口價是8萬元,我們以物易物的貿易在7萬元左右,二手車價格在3萬萬到4萬之間。”

吳紹輝停頓了一下,意有所指:“新車的價格是固定的,但您要買二手車,我可以給您最大的優惠。”

她想看過車後再決定,扭頭望向一旁的李哲:“老弟,你要買啥?”

李哲指著清單上的農資列表:“吳經理,我想進口化肥和農藥,比如說碳磷鉀複合肥、硝酸鈉鈣、磷酸二氫鉀;還有有機磷類殺蟲劑、波爾多液、生長調節劑等,這些貨都有嗎?”

“有,這批貨剛回來,只要是清單上的都有,一會我帶您去倉庫看。”

“謝謝。”李哲語氣中透著歡喜。

這些蘇聯的化肥純度更高更穩定,溶解快、無殘渣、不易燒根,效果要比現階段國內的肥料好得多。

反季節蔬菜對於化肥的要求更高,需求量也更大。

而國內的優質化肥生產不足,都是依賴進口,十分緊缺,很難買到。

有了這些化肥和農藥,對於李哲來說如虎添翼。同樣的方法種出來的反季節蔬菜,它的產量更高,品質更好,更容易壟斷高階市場。

二姐喝完了杯中的紅茶,也有些按捺不住了,“吳經理,能不能帶我們去倉庫看看貨品?”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