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長江離開後,藍京信步來到市正府辦公樓,如他所料市長辦公室也亮著燈,陸榮柏桌前圍坐了一圈人商談工作。
初來乍到,陸榮柏迫切需要儘快熟悉掌握情況,融入正常工作當中。
見市委書記進來,大小幹部們都知趣地退出,陸榮柏也不敢讓藍京坐到對面好像下級向上級彙報似的,而是畢恭畢敬地陪同藍京坐到旁邊沙發,且藍京在上首,他在下首。
與圍城兩位主正領導同為副省級不一樣,藍京第一身份是省·委常委,其次才是兼金河市委書記,這使得藍京在市府大院擁有更多話語權。
“藍書記來點水果?太晚了不宜喝茶,否則容易失眠。”陸榮柏笑道。
藍京道:“水果大都含糖高,不敢吃,哎人到中年得注意養生,不小心哪個指標蹭一下就上去了,又要被醫生嘮叨……陸市長感覺怎樣?”
陸榮柏搖搖頭道:
“千頭萬緒一團亂麻,這還沒敢碰新材料產業園案和青牧山綜合工程兩樁大事,確實跟過去只分管幾塊工作大不一樣,還請藍書記多多指點。”
“我也在摸著石頭過河,省城到底省城,體量規模大、地方情況複雜,需要耐下性子慢慢來呀!”
藍京道,“有件事想跟陸市長商量一下……”
“不敢不敢,請藍書記指示。”陸榮柏趕緊道。
“就是關於陸市長暫時沒碰的青牧山工程,”藍京道,“上次省·委常委會討論的情況外界都聽說了,暫時擱置,我在會上談了金河實際情況即經開區可以上馬,東青區種種因素制約,不過陸市長,省·委主要領導發起的工程肯定會克服困難上馬,無非時間早晚問題,因此市委市正府有必要未雨綢繆做好充分準備,以免全面啟動時我還強調特殊情況就不好辦了,陸市長覺得呢?”
陸榮柏表示認同,道:
“怪不得今天藍書記視察東青那邊的青牧山,原來提前謀劃……需要正府這邊配合什麼?”
“建一條高架……”
藍京遂將大致情況說了一遍,然後道,“從個別市領導反應看阻力不小,主要牽涉到華隆集團,陸市長應該聽說了吧?”
“董事長下午剛來作客,本想先拜訪藍書記的,”陸榮柏道,“華隆集團在金河有大幾百億資產,是排名第一的納稅大戶,對地方經濟貢獻不小。”
“但新建高架繞不開富民研究所,這就是六年前專案被砍的原因。”藍京道。
陸榮柏到底碧海乾部,一聽就懂,道:
“六年前地價就很高,捂到現在更值錢了,倘若開發房地產專案利潤驚人,因此說到底還是補償問題,不過徵地拆遷補償標準都有硬槓子,突破就違規,查起來就是*利益輸送。”
跟明白人說話無須多費口舌,藍京緊接著問:
“陸市長在碧海應該處理過類似難題,有什麼兩全其美的方案?”
陸榮柏苦笑道:
“必須雙方都作讓步,所以不全也不美,碧海通常給的方案一是補償款按頂格給,多一分都不行;二是地皮置換,市裡提供幾塊地任他選,雖說比不上原來的地塊,總比拿補償款划算。”
與汪長江的思路差不多,本來嘛城市建設可供選擇的方案無非這些,關鍵在於執行力。
“那就請陸市長這邊多做做工作,列為臨時追加預算立即啟動起來,”藍京道,“哪怕高架建好了青牧山工程不上,多條路對城市交通總是好的,對不對?”
陸榮柏明白藍京的潛臺詞,即石應銓在其它方面阻力再大都無所謂,金河要確保不拖後腿,遂點點頭道:
“按藍書記指示辦。”
第二天上午陸榮柏主持召開市長辦公會,緊急提交市高鐵站至東青景區的高架橋專案,利弊擺開來一說,包括常務副市長畢國治都沉默不語,畢竟富民研究所的事擺不上臺面,而市委書記和市長都已達成共識,還有啥好說?心裡只怨恨汪長江多嘴多舌。
未料陸榮柏動作快得令人來不及反應,會上明確副市長鄭乙健兼工程總指揮,一長串副總指揮名單後,指揮部下設辦公室主任居然是多嘴多舌的汪長江!
不對啊,鄭乙健明明分管經濟,怎麼負責交通工程專案?
對此陸榮柏的解釋是這條高架屬於城市經濟命脈,更多體現於其經濟價值。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