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兩軍對壘,你開全圖?

第572章 楚長官到!(求訂閱)

仰光。

遠征軍總部。

小型會議室內,安南軍總司令杜聿明的辦公室裡,氣氛卻有些陰鬱。

這種氣氛與窗外的明媚格格不入。

這位剛上任不久的杜聿明正眉頭緊鎖,一杯接一杯地喝著“苦茶”。

他的對面,坐著第二集團軍總司令,黃百韜。

“煥然兄。”

杜聿明終於放下了茶杯,聲音裡帶著一絲壓抑不住的煩躁:“你說,這算怎麼回事?”

“我們打了這麼大的勝仗,把日本人在東南亞的主力都給端了。”

“到頭來,我們的頭上還壓著一個美國人!”

杜聿明說的自然就是史迪威。

兩人不和基本上已經是公開的狀態。

雖然在新的編制下。

杜聿明成為了統帥三大集團軍的安南軍總指揮,看似位高權重。

可史迪威。

依然掛著“盟軍中緬印戰區總司令兼遠東戰區參謀長”的頭銜。

從指揮層級上來說。

杜聿明,依然要聽命於他。

“我不是容不下他史迪威。”

杜聿明有些激動地說道:“但這仗打到現在,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靠的是我們中國軍人自己!他史迪威在指揮上,出過什麼力?添過的亂倒還不少!”

“現在倒好,勝利了。”

“他這個‘總司令’倒坐得穩穩當當。”

他看著黃百韜,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

“煥然,你是楚長官一手提拔起來的,你的話,在山城方面,現在也很有份量。”

“我想,我們應該聯名,向委員長上書,要求調整史迪威的職務。”

“至少,不能讓他再插手我們遠征軍內部的指揮事宜!”

杜聿明的意思很明確。

他想聯合黃百韜,一起向山城方面施壓。

不說把史迪威調走,最起碼也要把史迪威這個“太上皇”給架空。

杜聿明本以為,黃百韜會念及同是中國軍人的情分,與他同仇敵愾。

卻沒想到,黃百韜在聽完他的話後,只是平靜地搖了搖頭。

“杜長官。”

黃百韜的語氣,不卑不亢:“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恕我直言,這件事恐怕我無法和你一起向山城施壓。”

杜聿明有些錯愕:“為什麼?”

黃百韜緩緩地說道:“原因有三。”

“其一,史迪威將軍雖然在戰略指揮上,確實和山城方面經常衝突。

但不可否認,他在區域性會戰之中的戰術指揮能力表現亮眼。

再加上他是維繫我們與美國盟友之間關係的,最重要的一條紐帶。

只要他還在這個位置上,美國人對我們的軍事援助,就不會中斷。

這對我們接下來的作戰,至關重要。”

“其二。”

黃百韜頓了頓:“平心而論,自雲飛總顧問親臨前線之後,史迪威將軍已經很少再對具體的作戰計劃進行干涉。

更多的時候,他只是提供一些大方向上的戰略指導意見。

這對我們而言,並非壞事。

我們既能得到美援的實際好處,又不必受其過多掣肘,何樂而不為呢?

用楚長官的話來說,史迪威將軍只不過是想要做個大兵團統帥而已,至於我們內部究竟如何,他不會干預,也不願意干預。

換言之,史迪威所求的,只是一個位置,並非是真正意義上的指揮權。

這次彬滿納會戰的勝利,也讓史迪威在他們國內成為了力挽狂瀾的英雄指揮官。

這種虛名恰好擊中了史迪威那敏感的自尊心。”

杜聿明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史迪威說話直率,尖酸且刻薄。

有個外號叫醋喬,他卻引以為傲。

性格方面有很大的問題。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黃百韜看著杜聿明,眼神變得深邃起來:“光亭兄,您有沒有想過,委員長為什麼會同意,讓史迪威繼續留任這個‘總司令’?”

杜聿明皺起了眉頭,沒有說話。

黃百韜繼續說道:“因為,恕我直言,杜長官,委員長也需要史迪威。”

“他需要一個‘外人’,來平衡我們遠征軍的內部勢力。尤其是平衡楚長官的巨大影響力。”

這番話,如同醍醐灌頂。

讓杜聿明瞬間明白了過來。

功高震主!

楚雲飛在暹羅的勝利,威望已經達到了頂點。

整個遠征軍。

幾乎只知有楚,而不知有蔣。

這對於多疑的委員長來說,是絕對不能容忍的。

留下史迪威,這顆不好用的“釘子”。

就是常瑞元用來制衡楚雲飛,也是制衡他們這些手握重兵的將領的,最重要的一顆棋子。

如果他們現在聯手趕走了史迪威。

那下一個被“敲打”的,恐怕就是他們自己了。

想通了這一層。

杜聿明後背不禁滲出一絲冷汗。

他看著眼前這個看似木訥,實則心思縝密的黃百韜,心中不禁暗暗佩服。

“煥然兄”

杜聿明苦笑一聲:“還是你看得透徹,我或許是因為自尊心的影響,總覺得美國人不應當對我們的指揮指手畫腳。”

黃百韜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微微點頭:“這一點相信很快就會改變。”

一邊說著,黃百韜突然話鋒一轉:“杜長官,其實,我們眼下該考慮的,不是和史迪威爭權。而是,如何規劃好我們下一步的戰略方向。”

他走到地圖前,指著那片星羅棋佈的島嶼。

“我聽說,山城方面有些長官在拿下明珠城之後雄心萬丈,甚至提出了要繼續南下,向荷屬東印度進軍,進行‘奪島作戰’的想法。”

杜聿明點了點頭:“確有此事,他們認為,應當趁勝追擊,將整個南洋都納入我們的勢力範圍。”

黃百韜搖了搖頭,斷然說道:“此乃不智之舉。”

“杜長官您看,這片所謂的‘千島之國’,島嶼眾多,地形複雜,氣候溼熱,瘴氣橫行。不管是誰佔領這裡,都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我們若是貿然進入,勢必會陷入一場無休無止的、與當地土著和游擊隊的治安戰之中。佔領和治理的成本,高得難以想象。”

“依我之見。”

黃百韜的語氣十分堅定:“這些島嶼,僅適合作為我們海軍陸戰隊未來進行登陸演練的訓練場,絕不能作為長期的戰略目標。”

“我們的重心,依然應該放在大陸之上。”

“徹底肅清中南半島的日軍,建立穩固的親華政權,將整個中南半島,打造成我們中國穩固的戰略大後方,這,才是最符合我們國家利益的上上之策。”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