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聯邦之帝國再起

第十四章 核武之困

正在丞相召集閣僚召開經濟會議的時候,距離尚書檯不遠的地方,朱禁城內,太液池畔,劉軒也在主持一場小型的會議,與會的人員正是曾被丞相大人惦記過的國防科工委的一干大員。

太液池,蓬萊宮。

魚戲蓮池,碧水江汀,池畔上隨風搖曳的蘆葦花帶出一種山野間爛漫的氣息,然而隨著眼前的山水一轉,陡然浮現的巍峨宮殿,大氣的硃紅色牆面映襯著琉璃碧瓦,在水中倒影開來卻又多了一番格外不同的感覺,時而沙鷗翔集,時而白鷺飲水,站在閣內遠眺外邊風景,更是別有一番風情。

時值秋初,風高氣爽,正是“卻道天涼好個秋”的時節,然而,對於站在中華聯邦科學領域頂點的一群人而言,他們的滋味都頗不好受。

當然對於坐在龍舟畫舫中的劉軒而言,滋味也頗為不好受。

“陛下,很遺憾,‘昇陽’系列武器裝備的研發工作目前進展緩慢,從陛下給出的資料來看,該系列武器迥異於目前世界各國包括聯邦在內的科技體系,全部是基於奈米技術的基礎發展而來,運用了大量類似於奈米材料,奈米電子學一類的奈米科技。而在此之前,我們對於奈米科技完全沒有任何概念!”說著這名有著軍職的科學家有些擔心的看下坐在上首的劉軒。

劉軒雖然皺著眉頭,但是對於這種說法也沒有任何意見,“卿所言不差,朕想不只是聯邦,恐怕全世界對於此道也是如此。”

“陛下所言甚是,臣私以為就是現在布列塔尼亞和eu對於奈米科技這個前所未有的學科也是一無所知,現在全世界也就只有聯邦意識到了奈米科技的光輝前景。”

“那目前卿等進展如何?”

科學家搖搖頭,“情況尚還不容樂觀,目前科工委依舊停留在相關的理論建設上,只進行少量的實際應用方面的研究,在奈米材料方面,目前幾種已有材料在強度等理化效能方面足以代替設計中所需的奈米材料,所以科工委已經成功仿製出幾種武器,但是因為尚且缺乏完整的奈米科技體系,尤其是奈米電子學和奈米材料學,一些特殊功能就無法實現。例如不久前用於東海道行營戰事的‘海嘯’兩棲主戰坦克,完全不同於以往只相當於步兵戰車的兩棲坦克,‘海嘯’的某些效能足以媲美聯邦現役的‘東北虎’主戰坦克,但是因為缺乏配套的奈米電子科技,無法制造奈米機器人,其原始設計中的‘神鏡’奈米偏導裝甲就無法實現,使得‘海嘯’的效能不及設計中的一半。”

劉軒聽後也是無奈,這畢竟涉及到一門全新的學科,科學研究又是一項客觀的科學過程,必要的研究過程是誰也無法避免的,而且這還是因為自己提供了比較齊全的相關科技資料,否則的話,要是一切都要從零開始的話,別說短短五年了,五十年能見到成果就是奇蹟了。

無奈的嘆了口氣,劉軒只得放棄這個問題,轉而問道:“那諸位,超級武器專案進展如何?‘帝俊’工程如何了?”

幾位同為將軍的科學家聞言一陣沉默,幾位互相之間看了看之後,最後還是之前的那位站了出來,躊躇些許後才說道:“陛下,‘帝俊’工程······”

分隔線

時間不知不覺的過去了半個時辰,畫舫中的臨時會議已經散去,幾位文職將軍們在侍衛的陪同下已經離開了,而劉軒依舊在向著之前會議上所說的問題。

出乎劉軒的預料,超級武器的研發程序令人失望。

質子撞擊炮、真空內爆彈這兩種超級武器屬於質子能量武器,需要相當基礎的高能物理和微觀物理學的研究基礎,而高能物理的研究需要大量的物質條件,耗資高達六億貫的聯邦大型強子對撞機建成不過三年,雖然在高能物理、微觀物理的學科已經取得可觀的成果,但是距離研發真正的質子武器還有相當的差距,所以對於目前這兩種質子武器的研發進展,劉軒表示已經很滿意了。

而另外一種超級武器,昇陽帝國的超能波毀滅裝置,至今為止依舊是毫無進展,別的不說,超能波毀滅裝置的基礎,超能力到現在還沒有任何有意義的發現,畢竟劉軒擁有的只是相關的資料,沒有面善心狠的島田真司博士,更沒有一個活生生的歐米伽百合子來做樣本啊。沒有超能力,那什麼超能波毀滅裝置就如同無根之木無源之水,無同談起了。不過前幾天好像研究所那邊說發現超能力原石了,那倒還真的值得期待了。

若是說質子武器的研究還在劉軒的預期之內,那麼,另外一項超級武器,威力源自於原子核之中的超級炸彈,人類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單同時也是世界和平的保證——核武器的研發進度之遲緩就完全出乎劉軒的預料了。

按理說,不同於質子撞擊炮,真空內爆彈甚至超能波毀滅裝置這樣聞所未聞的超級武器,核武器的原理就比較簡明易懂了,而且對於中聯邦現在的科技而言,擁有完整科技資料的前提,製造出核武器應該是很簡單的問題。從1939年到1945年,美國只用了六年就取得了成功;從1942年到1949年,蘇聯也只用了6年零9個月;而中國,在一窮二白的條件下,從1958-1964年,只用了5年的時間取得了震驚世界的成就!以中華聯邦目前的情況,沒有理由居然到現在連第一枚實彈都沒有製造出來!更何況早在玄武門之變之前,崑崙基地就已經有一座用於發電的反應堆投入了實際應用!

但是,工程進展就是卡在了了原子武器的最後一步,丰度大於90%的稱為武器級高濃縮鈾的製成工作上。這倒不是現今的中華聯邦連濃縮鈾這樣的工作都無法完成,早在劉軒登基後的第一年,就在涼州金城郡境內建造了一座超大規模的濃縮鈾工廠,數萬臺離心機不停地從河中,漠北等地運來的鈾礦石分離出丰度大於90%的高濃縮鈾。原本計劃中最長不過三年就能實現世界上第一枚核彈的爆炸,但是一連串的意外確實的這個期限不停地向後推遲。

首先是鈾礦的來源出了問題,眾所周知,鈾是存在於自然界中的一種稀有化學元素,具有放射性。在天然礦石中鈾的三種同位素共生,其中用於鏈式反應的鈾235的含量非常低,只有約0.7%。而鈾礦的分佈雖然很廣,但是具有開採價值的礦脈也就只有其中的很少一部分。在劉軒的前世,現屬於中華聯邦河中諸國烏孫,大宛、康居等聯邦加盟國的哈薩克鈾的儲量非常豐富,已探明儲量為150萬噸左右,總儲量佔全球儲量的25%,居世界第二位。所以當初“帝俊”工程的第一目標就是此地,但是出乎劉軒的預料,礦產勘探隊在此地耗時數個月,原本資料中所提及楚河一薩雷蘇河鈾礦區、錫爾河鈾礦區和北部鈾礦區超過55個鈾礦卻全都毫無蹤影!上百萬噸鈾礦就這樣不翼而飛!

好好,畢竟這和前世只是相似的兩個世界,既然會出現櫻石礦這種匪夷所思的天然超導礦石,那在萬里之外消失幾個鈾礦也是合乎情理的事。劉軒這樣自我解釋道。好在蒙古那十數萬噸的鈾礦沒出意外,雖然比起預期中的上百萬噸還不及一個零頭,但是應付一段時間也是足夠。

不過這些卻是不足以支撐起劉軒設想的核武庫啊。想著想著,劉軒的目光就落到了南方的那座大島上。根據資料上記載,澳大利亞可是世界第一產鈾國,鈾礦儲量超過世界總量的40%!而且為了防止一場空歡喜,幾年前聯邦還曾經以考察澳大利亞鐵礦為名前往西澳和北澳進行實地勘探,雖然只是大致上的探查,但是大規模鈾礦的存在已經可以確定了。

唔,又多了一條佔領澳大利亞的理由了,對不起了,威廉·麥克馬洪閣下,這真是天要亡你啊。劉軒揮灑了下廉價的同情心。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