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幻星系
移動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我們都有目共睹,作為承載移動網際網路各種應用、軟體、遊戲的智慧手機在近幾年來發展更是迅速,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物。但凡事有利必有弊,智慧手機上的各種惡意軟體已經嚴重影響了我們的日常生活。
這些惡意軟體或盜取流量、話費;或收集使用者資訊;或推送廣告;或讓使用者手機系統崩潰……而且針對絕大部分人並不懂手機的原因,這些惡意軟體很多都是在使用者購買前就已經內建了。工\信\部曾發文禁止手機惡意軟體內建,那麼現在手機惡意軟體內建的行為是否有所收斂呢?
手機惡意軟體瘋狂肆虐
去年6月份,工\信\部發布了《關於加強移動智慧終端進網管理的通知》徵求意見稿,決定在手機終端的定製生產環節開始整治手機的內建惡意軟體。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就在於因為目前絕大多數智慧手機的使用者都不是對手機非常懂行,可以輕鬆的將原本手機內建的各種惡意軟體解除安裝或者刪除。而且很多內建的惡意軟體不刷系統,根本解除安裝不了,給使用者的生活造成了極大影響。
目前手機內建的惡意軟體大致分為以下幾種:一是以為提高軟體流量,盜取流量為主,這樣讓使用者在不知不覺中就耗費大量手機流量由此產生高額話費;二是以直接盜取話費為主,透過軟體內嵌的病毒,直接盜取使用者話費;三是以推送廣告,賺取點選為主,經常在手機主介面彈出廣告,使用者不勝其煩;四是以手機使用者**為主,將使用者的通訊錄、簡訊、地址、愛好等**資訊收集,很可能用做非法途徑;五是純粹的軟體病毒,就為了破壞使用者手機系統,使使用者手機不能正常工作。
因此,工\信\部要求生產企業申請移動智慧終端進網許可時,應當在產品介紹材料中對作業系統、預置應用軟體及其提供者等資訊進行說明,並且要求“獲得進網許可證後的移動智慧終端作業系統發生較大功能變化或者新增預置應用軟體的,生產企業應當向工業和資訊化部備案。”
但就目前來看,這還是一紙空文。以小米手機為例,內建了許多小米自家的內軟及合作伙伴的軟體,但絕大多數都沒用像使用者說明該軟體是否會收集使用者資訊、是否會對使用者造成影響……而且很多小米手機內容在軟體都會向使用者傳送無營養的推送資訊,讓使用者防不勝防。
行貨、水貨、網際網路手機,一個都跑不掉
鑑於行貨手機的高昂價格,很多使用者都去購買水貨手機。的確,水貨手機要比行貨手機便宜不少。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水貨手機一是沒有保修,二就是內建惡意軟體非常多。在深圳的水貨市場,手機內建惡意軟體早就成了不成文的規定。而且很多惡意軟體都是內嵌在系統中,根本無法刪除。對於很多使用者來說,他們根本不會刷機,自然也就深受這些內建惡意軟體的毒害。比如有的水貨htc手機中就內建了一款叫作mobilereader的看書軟體,其實它就是一個吸費軟體,使用者稍不注意,就會被收取高額的增值費。
自然,水貨手機不是我們考慮的重點,因為工\信\部的法規主要是針對包括網際網路手機在內的行貨手機。很多使用者都認為行貨手機就有保障,不會有內建的惡意軟體,但這種觀點是錯誤的。近日有消費者在一家名為樂語的正規連鎖店購買一部三星i9200手機,但開機後發現手機裡面已經安裝好了360手機安全衛士、youni簡訊等眾多軟體。雖然這些並不是盜取話費或者流量的軟體,但又刪不掉,這樣就對使用者造成了極大的困擾。經過研究,這些軟體並非三星官方安裝,而是透過一些專門的“一鍵刷機”軟體刷入手機之中的。
這是因為國內app競爭慘烈,很多app開發商為了爭奪使用者,就在銷售商那裡花錢預裝自家軟體。這些內建的軟體也可以稱為惡意軟體,因為它們的目標就是常駐使用者手機中,收集使用者資訊。而且因為是內建軟體,開機就會自啟動,無論是推送廣告還是後臺常駐,都會耗費使用者的不少流量或者影響電池待機效能,嚴重的還會引發手機不穩定、頻繁重啟的問題。甚至從理論上來說,這部手機只能店面保修而不能享受三星官方的全國保修。
相比傳統的智慧手機廠商,內建惡意軟體更為嚴重的就是網際網路手機。網際網路手機的生存之道就在於以低廉的價格吸引使用者。因此,為了降低成本,除了在硬體上縮水以外,還和很多app開發商或者應用商店合作,內建了許多軟體。大量二、三線應用開發商或者初創公司由於缺少推廣渠道,短時間內無法贏得較高裝機量,就想到了與網際網路手機廠商合作。這樣,他們的應用就會變成系統應用,自啟動並常駐後臺時不時聯網,提高自己軟體的使用者活躍度,以此來賺取高額的廣告費。以小米手機為代表的諸多網際網路手機幾乎都存在這樣的問題,讓人不勝其煩。
總結:手機內建惡意軟體幾時休
為什麼那麼多人在選購手機的時候都不喜歡選擇移動、聯通或電信的定製機?就因為它們內建了很多無法刪除的軟體,讓使用者不勝其煩。但現在智慧手機內建惡意軟體的風潮卻越來越盛行,損害了很多使用者的利益。同時,這些軟體像狗皮膏藥一樣黏在手機上,使用者對其深惡痛絕,也必定會導致軟體的聲譽不佳,最終被使用者所唾棄。
會“潛伏”的手機內建惡意軟體在工\信\部的條紋公佈後依然如此強勢,足矣印證這行的利潤之大,讓很多廠商和開發商都不惜捨身犯險。是不是該制定更為嚴厲的法律法規來加以遏制呢?就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