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奇譚

第1355章 闖宮

既然,早已病重不能視事的當朝天子,安然無恙的在前朝現身;還展露出了神異和祥瑞徵兆,這就是天下最大的勢。也足以讓大多數的朝臣和前朝軍隊,謹遵上命而行。就算有少數人不甘心,或是別有異心和想念,也毫無用處了。

因此,在駐守前朝的左右金吾仗院、左右監門衛;承天門以南的左右衛、左右武衛;左右銀臺門外的左右驍衛、左右威衛;太僕寺、司農寺的防闔、門閽,衛尉寺的武庫守衛;東宮留守的六府十率衛士等等,相繼匯聚在天子身側。

又簇擁著天子李泓的車輿,浩浩蕩蕩的重返皇城大內/紫薇城時,就再也沒有能夠阻擋他們的存在了。曾經敢於對鑾駕和抬輿射箭的燭龍門內,守軍早已自行逃散一空;值守在貞觀殿、宣政殿各處的宿衛,也相繼被繳械編管起來。

更有人毫不猶豫的自內而外開啟,阻擋在天子儀仗面前的乾化門、武峻門、廣文門等,高大的城樓和宮門,解甲棄械、跪服乞降於門道兩側。同時,位於禁內的學士院、中書省、門下省的當值堂後官,也被陸續逮捕或驅從前行。

而隨著這些內臣、外官和衛士的不斷加入,宛如一股股愈發壯大的洪流;沖刷過正當混亂不堪、或是尚且不明所以的皇城腹地;將更多的宦者、宮人和女官,給驚擾奔竄而出。同樣有人被當場拿下,也有人被解救釋出追隨前行。

但更多的人被勒令蹲守原地,或是變相的圈管在各自宮院中,禁止到處串連奔走。而在這股短時間內掀起的大勢洪流,穿過了九州池、西隔城和右夾城;沿著永巷的長長夾道,抵達神都苑/上陽宮的東門——星曜門,方才再度受阻。

據守在此處門樓上的羽林軍,根本就不露頭,也不回應城下的呼喊,唯以大門緊閉相對。但他們也只是稍稍阻擋了半個時辰。隨後,突然在星曜門內側,響起的激烈呼喝、嘶喊和激鬥聲。緊接著宮門轟然大開,一干俘虜押解而出。

卻是被剝光衣甲,背手而縛的數百名羽林將士;而披頭散髮的為首門將,甚至是天子李泓相熟之人。他就是當朝的駙馬之一,當年還是太子李泓,為幽禁宮中(王皇后、蕭淑妃所出)兩位長姐求情,而得以降嫁的兩位翊衛之一。

尚配了義陽公主的司階中候,出身琅琊王氏遠支宣城王氏的王遂古。數年前才從宣州別駕任上,被召回朝中改任右羽林郎將,算是當今天子的姐夫,也是飽受恩德之人;但此刻卻站在攔阻上駕的對立面上,這無疑令人十分的齒冷。

因此,當垂頭喪氣的他,被押解到天子李泓的抬輿面前;面對陪臣和近侍的厲聲斥責,卻是抽動麵皮、張了張嘴卻無言以對;把頭深深的垂落下去,只餘一副生無可戀、但求一死的表情。而從背後突襲奪門得手,則是另一位駙馬。

當初尚以宣稱公主的翎衛郎官權毅。當初與王遂古一起被召還京城,曾在長安當任過金吾街使;又轉任為北門屯軍的萬騎都尉。正是這位值守在南面,另一處提象門的駙馬,毫不猶豫開門迎入了天子之師,又引兵繞道襲奪星耀門。

因此,作為某種表率和榜樣的對照;膚色峻黑而消瘦老成的權毅,被召喚到了天子李泓身側,親口進行了勉勵和嘉賞;當眾命他為右羽林衛中郎將,隨扈拱衛側近戡亂,一同前往上陽宮面聖……而隨著星耀門、提象門相繼被開啟。

太上、天后二聖日常居養的上陽宮/神都苑,雖然還有重重的宮闕和門樓;卻已然防線全線瓦解了。無論是麟德殿、觀風殿,還是甘霖殿、春麗殿、本枝院,或是飛龍殿、甘棠院、客省臺;乃至是芬芳裡、上清觀,都再無人值守。

哪怕是最為核心的建築群落——小上陽宮,也只剩下一堆不知所措的宮人、宦者;既不見守宮衛士,也沒有品階稍高一些的內侍和女史;就像是被人徹底放棄了一般。就這麼任由天子李泓帶來的兵馬,佔據和控制了各處要害折衝。

最後,在偌大的神都苑西北角,獨立自成一體的小型宮城;西上陽宮的通仙門處,再度被左羽林軍的旗號擋住了前路。而親自領頭站在通仙門樓上,則是一名全身披掛而威儀凜然的大將;正史執掌宮中禁衛的右羽林大將軍李多祚。

他本是黑水靺鞨的大首領,在太宗二徵高句麗其間,率部歸順大唐;以驍勇善戰之資,參與平定後突厥、黑水靺鞨、室韋及契丹的反叛,屢立軍功;累遷右羽林軍大將軍、上柱國、遼郡公;自高宗朝深的信任執掌宮禁已達十五年。

就在另一個正常時空線上的神龍元年(705年),趁著武則天生病期間,協助宰相張柬之,發動“神龍革命”,殺死張易之、張昌宗兄弟,逼迫武則天還位於唐中宗。成為了擁立中宗李顯繼位的五大功臣之一,得以受封遼陽郡王。

而在正史線上的神龍三年(707年)七月,李多祚又協助中宗太子李重俊,針對專權亂政的韋后一黨,發動“景龍政變”,殺死武三思父子及其黨羽。卻因玄武門之外,唐中宗登樓呼叫,士兵臨陣倒戈,兵敗被殺,終年五十四歲。

因此,參考這麼一個未來的傾向。在新君登基之後,同樣對他多加優撫;雖然逐漸提拔新進和轉任他人,分走其部分宮禁宿衛的職責。卻又令其繼續值守上陽宮,以安太上、天后二聖之心。但若是他想要堅據頑抗,卻非他人可比。

至少,在他的彈壓和整頓之下,門樓上的右羽林將士;面對天子的儀仗和苫蓋,卻是未見多少慌張和混亂。只見居高臨下的李多祚,聲若洪鐘的搶先反問道:“陛下可是前來覲見二聖,卻何須召集眾多兵馬闖宮,此非天家孝道。”

“此言差矣!”當然,在天子李泓身邊,自有他親信的臣屬,同樣厲聲打斷到:“聖上在宮中養病多日,卻有逆黨妄圖犯禁,幸為忠臣義士所阻,……故此擔憂二聖安危,特地勞動御駕,親率忠義之士前來護持,探問二聖金康。”

“李多祚,你身為人臣,安敢隔絕內外,見疏天家的骨肉之情麼?”“李多祚!還不快讓開宮門,難道,你也暗中包庇逆黨,陰私圖謀不軌?”“李大將,你的本分職守,乃是護衛二聖周全,卻非妄自主張,橫加阻擋聖意否!”

然而,似乎李多祚在軍中的積威匪淺,雖然在城下的誅心而問紛紛之下;城頭上的羽林將士,雖然有所動搖,露出了困惑、茫然之色;或是臉色微妙、左右顧盼著,卻沒有人主動離開值守;也沒有人響應城下號召,做出其他舉動。

這時候,天子李泓也不由從抬輿上站起來,想要走出去說些什麼;就聽一直蹲伏在少女太平,環抱的胸口和臂彎上,老神自在的黑狸花貓;突然就拱身站起來道:“他們的廢話太多了,批判的武器,終究是比不過,武器的批判。”

下一刻,一抹閃電一般的影子飛竄而出,在空中拖出了一道,肉眼難以企及的殘跡之後;一頭撞在了緊閉的厚重宮門上。隨即正在叫喊的眾多聲囂,被驟然爆發的一聲沉悶巨響打斷。雕花釘鐵的三丈厚重宮門,肉眼可見的猛凹進去。

瞬間就在碎片紛飛之間,炸裂、崩碎出一個環手合抱的空洞;露出了破洞背後的亮光,以及東倒西歪的填塞重物。緊接著,失去了栓頂力量支撐的殘破大門,就順勢向外滑落、傾斜著,露出了一截縫隙。歡聲雷動的宿衛們一擁而上。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