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動的不止前朝,瘋狂的也不止整個後宮,太皇太后瞧著萬事不理、曲高和寡,高居慈寧宮,也被驚動了。
神色一凜,眯眼看了一眼蘇麻喇姑,威懾力十足,儼然不悅到了極致!
蘇麻喇姑低頭,太皇太后震怒之時,蘇麻喇姑亦是不敢多言的,何況,此事指不定有她的鍋。就算沒有,主子生氣的時候,奴才還能辯駁不成。
蘇麻喇姑隨太皇太后一道兒長大,又隨太皇太后一道陪嫁來這大清皇宮,關於太皇太后的心結,她一清二楚。
才得知這個訊息時,就心裡一個咯噔,暗道不好!
果然。
好在太皇太后沒被氣瘋頭,壓抑住了心中的怒氣,“去請皇帝來,還有皇后!”
皇后是六宮之主,這樣的事兒,無論皇后如何,都得給她一個顏面,就算追根問罪,落下了皇后,就是下了皇后顏面,皇后顏面何存。
太皇太后雖則怒氣騰騰,卻沒怒到失了理智,她一手教養長大的孫兒,又要如他阿瑪一般,栽在女人身上,太皇太后平靜不了。
但太皇太后到底沒氣到失了理智,努力平靜著胸中的害怕和怒氣,壓下了那份氣氛擔憂,山雨欲來風滿樓,努力平靜著道:“一併請來。”
“是。”蘇麻喇姑有些擔憂,太皇太后強硬慣了,而皇上,一國皇帝,脾性也不軟和,軟和他也做不了皇帝,更收攏不了君權。
這兩人碰一處,意見又不合,不出什麼事,那才奇怪呢?
心中擔憂,蘇麻喇姑還是快些去乾清宮,康熙也下了朝,吩咐李德全去承乾宮宣旨;
康熙也是在乾清宮裡待著,一方面處理朝政,另一方面,也是清楚太皇太后不會裝聾作啞,就在乾清宮裡等著。
怎麼說呢?這祖孫兩,還是都對彼此有幾分瞭解的。
蘇麻喇姑急匆匆而來,面上的表情也帶了出來,皇帝隨口問一兩句,太皇太后難得請他這個皇帝一次,康熙是不可能不給太皇太后顏面。
一則,是祖孫之情;二則,一個皇帝,一個太皇太后,為天下表率,就算出於孝道,康熙也不能表現出不孝。
大清以孝治國,皇帝倘若都做不到面上孝順,那麼所謂的以孝治國,就是個巨大的謊言、天大的笑話。
關起門來可以吵,但出了門,又都是和和氣氣的太皇太后和皇帝。
知道太皇太后有請,康熙也沒費別的功夫,放下手中的摺子,瞧了一旁伺候的奴才一眼,梁九功便趕快退下,備帝王龍攆,出行後宮。
蘇麻喇姑內心裡,也鬆了一口氣,說句大不敬的,皇帝也是她看著長大的,如今皇上願意去慈寧宮,那麼不管出於什麼理由,皇上總不會不管不顧、色令智昏,不像昏了頭的樣子。
這一點,蘇麻喇姑就放心了。
蘇麻喇姑面色為難,但也透露了幾分,“皇上也知,太皇太后娘娘素有心結,今兒驟然聽到這般事情,一時情緒上頭,難免失了分寸。”
蘇麻喇姑怕這祖孫兩又吵起來,兩人都是強硬的性子,兩人又都不退讓,之前為著撤三藩的事兒,那架勢,蘇麻喇姑誰都勸不住。
皇帝始終是帝王,是這個國家的掌舵主,又並非沒有能力的昏君,日後,是要長久掌舵這個國家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