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皇帝更勝一籌,太皇太后也不得不退一步,局勢在哪兒?又還能麻痺得了誰?
好不容易達成共識,如今又要起爭執。
蘇麻喇姑也只能旁敲側擊透露幾分,但願不要吵得太厲害才好。
“朕明白。”康熙道。他是太皇太后一手教養長大的,太皇太后心結在哪兒?多重?康熙不說十分清楚,卻也能摸到七八分的脈。
蘇麻喇姑鬆了一口氣,好歹皇上還能溝通。只不過,想到格格的脾性,這一關,只怕沒那麼好過,蘇麻喇姑又覺頭疼。
“太皇太后,還吩咐奴才去請了皇后娘娘一道兒。”瞧著皇上應是心中有數,蘇麻喇姑又提醒了一句。
皇后才是內庭之主,宮裡所有事,都不應繞了皇后去。否則皇后顏面何存?便是問罪,也是一同問罪帝后夫妻。
怎麼說是皇帝呢?這接受能力,沒得說,驚不驚的,面上壓根就沒看出來。情緒穩定,就跟這事兒,不過小事一樁。
“朕知道了。”康熙道。皇瑪嬤尋皇后一道過去,也不是無道理,皇后才是六宮之主。
聖駕浩浩蕩蕩朝慈寧宮方向而去,庶妃們心中多有震盪,誰不想封妃封嬪,做人上人,翻身做主子。
但聖駕往慈寧宮而去,她們別說攔聖駕了,就是在聖駕跟前晃一晃,爭寵留印象都不敢!
太皇太后威名震懾,她們連放肆都不敢。
知道聖駕、鳳駕皆往慈寧宮而去,她們更是不敢動,明眼人一瞧,都知道太皇太后她老人家,吩咐帝后過去。
這緊要關頭上,她們若還敢作夭,那就真不想要命了。
皇后坤寧宮,宮人一來回稟,皇后就知道,為的是什麼?主意不是她定的,嬪位也不是皇后樂意封的,但太皇太后找麻煩的時候,就沒繞過了皇后。
皇后還要感謝她老人家,好歹沒把她這個皇后的顏面,扔到地上踩。
因而一聽聞太皇太后宣詔,皇后不止要去,還要趕緊去侍奉。
雖說帝后一體,但太皇太后和皇上,人家是嫡親的祖孫,皇上敢和太皇太后爭執,也能固執己見,但皇后就不成了,孝順長輩,亦是她這位一國之母應盡的表率。
就算太皇太后生氣氣怒,她這個皇后,也得好好孝順著,讓太皇太后順心,彆氣壞了身子,他們帝后的名聲,就全都沒了。
幸好,還有皇上陪著,皇后總算放心了幾分。
事情出來,皇后就早有預感,如今太皇太后吩咐奴才來宣召,不過是預感成真了而已。
皇后心中一緊,面上卻還是帶著平靜,趕緊給一旁的奴才使個眼色,對前來的奴才道:
“本宮這就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