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秦時的我真沒想進步

第335章 秦軍註定悲劇

“齊軍怎麼會在這個時候發起進攻?”咸陽宮中,昌平君聽著來自太原郡的戰報,露出了不可置信的神色。

自從兵家崛起之後,不宣而戰早就成了諸國預設的潛規則,現在秦軍也在備戰之中,只是秦國上下卻不曾想到,整體力量較之秦國弱上許多的齊國竟然會主動對秦國發起進攻。

“齊王崇那樣的人,無論做出什麼事情都在情理之中,現在多說無益,齊軍的突然襲擊只是讓我們敗了一陣而已,接下來齊軍想再佔便宜就要拿實力說話了。”晉陽城的大量糧草被焚,秦王政雖然心疼,但卻不會因此就打擊到自己的心態。

“大王,齊軍此次出動的兵馬共分為四個兵團,西北方向的齊軍不多,只有四萬人,但卻都是當年趙國留下來的百戰精兵,而且領兵之人還是當年的李牧,此人曾數次大敗我軍,不能因為這一路的兵力單薄就小瞧了他。”在戰爭面前,王翦是秦國的朝堂上最具發言權的人。

“李牧這一路齊軍算是偏師,我們只要保持不敗就可以了。”秦王政的反應也是很快,在秦國,除了王翦之外,最擅長軍事的也就是他秦王政了,畢竟居於廟堂之上,決勝於千里之外的能力,他是真有的,而有著如此能力的秦王政,誰能否認他在軍事方面的能力。

“大王高見,真正決定戰場勝負的還是在趙地,依齊王崇這些年所作的事情來看,他有以據齊、燕、趙三國之力與我們秦軍東西並立,所以在現在戰爭中,真正的決戰之地必然是在趙地,也就是邯鄲郡、鉅鹿郡一帶。”王翦順著秦王政的話道。

“以上將軍之見,我們與齊軍決戰需要多少兵馬?”秦王政問道。

以秦國現在的國力,在維持國家正常需要的情況下,能夠動員七十萬兵馬,若是極限徵兵,加上趙地和韓地,還可以調集二十萬大軍,只是這些軍隊的戰心如何,實在是一個問題,所以在接下來的大戰中,秦國最多隻能夠動用七十萬兵力。

“齊國現在分兵四,李牧所部有四萬兵馬,這四萬人是真正的精銳,李牧也是真正的名將,對上這樣的人,野戰只會給他機會,唯有據城死守。”

“從易水南下的兵馬大約在十萬左右,這十萬人只有四萬是原齊國的精銳府兵,其餘的六萬兵馬是原來的燕國軍隊,戰力有限,領兵之人是曾經的韓國大將軍衛莊,這人師承鬼谷門下,能力很不錯,當的上大將,但也僅此而已,對上他,王賁很有經驗,只需要給王賁五萬兵馬,在防禦的情況下就足以保證我軍不敗。”面對秦王政的問題,王翦緩緩地分析著。

“南齊那邊又該如何?”秦王政問道。

四路齊軍中還有一路攻向了南齊,南齊如今歸附於秦國,秦國自然不能坐視南齊被滅。

“齊軍即使攻滅了南齊國對這場戰爭的影響也不大,因為南齊橫在齊國與楚國之間,南齊若是被滅,說不得齊國與楚國的關係就要變得微妙起來了,而且南齊也沒有那麼容易被攻滅,守城總比進攻要容易的多。”王翦道。

“還有二十萬楚軍。”秦王政提醒道。

楚國這一次終究還是倒向了齊國,對此秦王政也是無可奈何,畢竟楚國人也不蠢,韓、趙、燕三國相繼被滅,楚國又怎麼可能沒有一點危機感。

所以這一次楚國是不可能與秦國合作的,與秦國結盟對抗秦國才是楚國最好的選擇,任由秦國的使臣在楚國那裡說的是天花亂墜,也不能改變這個事實。

“大王,楚軍不堪一擊,大王給我十萬大軍,我就能將楚軍擋在潁川郡之外。”王翦還不曾回答,朝堂之上的一個較為年輕將領就已經開口了。

他的年齡其實也不算小,已經年過三旬,在秦國朝堂上的這些人,除了以繼承的方式成為秦王的秦王政之外,哪一個不是用了大半生的時間才混到登堂入室的地步的。

剛剛年過三旬就能在秦王政的面前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已經算的上是青年才俊了。

他名為李信,秦國隴西人,秦軍中年輕一代的領軍人物,即使是三代為將的蒙恬在其面前,也是稍遜幾分,這是他的能力,同樣也是因為他的用兵風格最為秦王政喜歡。

“李信,軍國大事,豈容兒戲。”王翦聞言看向李信,即使是沉穩如他,此時也是忍不住露出了不滿的神色。

在王翦看來李信此人極為不靠譜,雖然也能算的上是一員良將,但作戰卻是過於激進,若有老將坐鎮中軍,任其為先鋒,他自然會是一個優秀的先鋒,但若是讓他為一軍主帥,那就是一個問題了。

依李信的能力與心性,讓其作為主帥,有可能取得大勝,但同樣也有更大的可能是大敗,大勝與大敗可謂是隻在一線之間。

而兵者是生死存亡之間的大事,對於這樣的大事又怎能去賭呢?所以當此時李信跳出來說是以十萬軍就能擋住二十萬楚軍的事情,王翦相當的反感。

楚軍的戰力是不如秦軍,但楚軍的戰力卻也不弱,尤其是現在楚軍是出動了二十萬不假,但那並不代表楚國不會增兵,楚國這些年來雖然在秦國手中接連失地,連祖地都成為秦國現在的南郡,但楚軍卻並非不堪一擊,楚國終究是是大國,有著大國的底蘊。

面對王翦的指責,李信卻是一點也不在意,直接說道:“上將軍,楚軍二十萬,我們若是也出兵二十萬,那還能有多少兵馬投入趙地戰場,末將以十萬兵馬防禦楚軍二十萬,不也是為了能夠讓我軍能夠用更多的兵馬戰勝齊軍嗎?”

“楚軍較之齊軍,實力更弱,我軍完全可以集中優勢兵力,先行擊敗楚軍,然後再調集兵馬前往河北,與齊軍決戰。”王翦也有著自己的理由。

“上將軍……”

李信還想反駁,但秦王政已經不給他機會了,只聽秦王政道:“上將軍老成謀國,李信,你的建議太過激進了,這一戰事關重大,容不得一點失誤。”

“大王……”李信看向秦王政,多有意外之色,他本以為秦王政會同意自己的建議。

李信也知道自己的謀劃是有點激進,但戰爭之上,不就是狹路相逢勇者勝嗎?若是瞻前顧後,那直接不戰就了。

況且……

其實李信也有著自己的私心,此時秦國的六個敵國,已經有三個被滅了,滅國大功已經不多了,他若是按部就班地積攢軍功,等他可以獨領一軍滅國的時候,就沒有一國可以為他所滅了。

所以李信必須險中求勝,當然,這個險不是秦王政和王翦喜歡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