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秦時的我真沒想進步

第335章 秦軍註定悲劇

現在的秦王政才統治了一半的天下,在外還有著齊王崇與他一較高下,因此他也就沒有膨脹到認為二十萬秦軍就能攻滅楚國的地步。“就以上將軍之見,對齊軍我們先以防禦為主,先集中兵力對付楚軍。”秦王政做出了最後的決定。

當然,秦王政還有著另外一種考慮,若是不能儘快擊敗楚軍,以至於讓魏國在齊楚兩國的壓力下倒戈相向,那秦國的麻煩就更大了。

局勢發展到現在,秦王政已經看到了另外一個問題,隨著秦國連滅韓趙兩國,國土國力雖然增強了,但隨之而來的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咸陽對全國的控制減弱了。

一如現在這般,秦軍需要走過遙遠的距離前往趙地與齊軍作戰,而齊軍卻只需要行軍幾百裡,從這一點而言,對秦軍是十分不利的。

當然,這些只能讓秦王政感受到一點壓力而已,對於勝利,他依舊有著足夠的信心。

齊王崇雖然厲害,但他秦王政也從未懼怕過誰。

齊軍這一次佔了一個出其不意的優勢,當秦軍在各條戰線穩定了局勢,各地援軍陸續抵達之時,齊軍已經接連攻陷了趙地的數座城池,已經完全打通了臨淄通往邯鄲的通道。

在這個時候,王翦也率領二十萬秦軍到達了新鄭,隨即與十萬魏軍匯合,直面二十萬楚軍。

與此同時,還有丞相昌平君出咸陽,親自坐鎮新鄭,為前線的秦軍輸送後勤。

當秦國這架世界上最完美的戰爭機器徹底運轉起來之後,世人再次感受到了被秦軍支配的恐怖。

楚國本來是想著齊國與秦國決戰,做渾水摸魚的那一方的,卻不曾想到秦軍竟然捨棄了攻勢更加猛烈的齊軍,竟然直撲他們而來。

在昌平君坐鎮新鄭後方,王翦率領三十萬秦魏聯軍的情況下,二十萬楚軍完全不是對手,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中就被殺的大敗,一路退到了陳縣,堅守不過旬日,就被秦魏聯軍攻破了城池。

至此,秦魏兩軍完全佔據了淮水上游地區,可順流而下,直接威脅楚國都城壽春。

在這樣的情況下,楚國也不得不向齊國求援。

“楚國終於頂不住了。”臨淄的齊王宮中,楊崇看著面前的輿圖,他一直在等著楚國求援的書信,為此,他在臨淄準備了十萬大軍,隨時都可以南下。

“大王此舉可不太厚道。”深知內情的荀況多少有些無語,楊崇這般坑盟友的行為,可不太符合儒家弟子的處世觀。

“沒辦法,我們齊國的目標雖然是盡據河北之地,但在河南地卻不能沒有屬於我們的據點,要不然以後在與秦國長時間的爭鋒中,可就只能防禦了。”楊崇道。

楊崇的目的是河北之地不假,但卻需要在中原地區擁有幾處可以進攻的基地,彭城正好是楊崇謀劃中的重要一環,可彭城卻在楚國手中,如何從楚國手中得到彭城,對於楊崇來說就是一個問題。

不過現在解決這個問題的時機就來了,在秦魏聯軍的壓力下,齊軍幫助楚國包圍彭城也是一件十分合理的事情吧?當然是合理的,至於日後齊軍需要幫助楚國保護彭城多久,那不是還可以商量的嘛!

“大王,如今楚軍已經戰敗,魏國就足以對抗楚國了,秦國可是已經能夠騰出手來與我軍決戰了。”荀況提醒道。

“所以我也該出發了,一場影響天下大勢的決戰開始了。”楊崇目光悠遠地說道。

十年磨一劍,楊崇等這一刻已經等了太久了,為了這一天,他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也是讓秦國上下感受一下名為穿越者的力量了。

在秦齊兩國都有意決戰的情況下,在原本屬於趙國的邯鄲郡,迅速集結起來了無數的大軍。

這一戰,秦軍除了需要防守各處要害的十萬兵馬之外,在趙地集結了五十五萬大軍,而齊國也是傾巢出動,除了李牧的西北軍團和南下進攻南齊和增援楚國的十幾萬兵馬之外,四十多萬的兵馬也是傾巢而出,一時間在邯鄲郡方圓三百里的地域之內,秦齊兩國集結的軍隊竟然超過了一百萬,即使是當年秦趙之間的長平之戰也不足以與其相提並論。

春秋趙國以來,在這個天下發生的太多的戰爭,但卻從未有一場戰爭能夠有如此龐大的規模,僅僅只是在正面戰場就集結了一百一萬大軍,在加上各處的側面戰場,這個數字還要膨脹。

邯鄲城下,秦軍與齊軍隔河相望,都在尋找最適合發起進攻的時機。

秦王政十六年末,天寒,在秦軍與齊軍經過了相互的拉扯試探之後,雙方不約而同的選擇了決戰的時間。

一時間在邯鄲城外的平原之上,交戰雙方超過百萬的大軍如同潮水一般湧向了雙方在默契中共同選擇的戰場。

大戰一觸即發。

新鄭城,在原本屬於楊崇的府邸之中,昌平君看著各處送來的公文,已經能夠從中判斷出前線的戰事了。

“是成是敗就看一戰了,齊王,你可不要讓我失望啊!”昌平君自語著,心中已是再無一絲的遲疑,秦齊兩軍在邯鄲城下決戰在即,他也需要履行自己與齊王崇達成的協議了。

秦王政十六年末,昌平君於新鄭發動叛亂,截斷前線秦軍糧道,故韓之地,楚國舊地相繼發起叛亂,關中大震。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