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秦時的我真沒想進步

第72章 太阿劍體,無魂之劍

經過後半夜,楊崇徹底消化了農家眾多弟子貢獻的真氣、真元,實力更上一層,而此時的他也有時間處理姜遺夫婦的事情了。

“姜叔,有些事情我們要談談了。”還來不及恢復成原狀的客廳之中,楊崇對姜遺一家人說道。

“少爺,你……”從這段時間一直迷迷糊糊的姜女張了張嘴,卻被自己的孃親給捂住了嘴。

“姜女,這件事情你就不要聽了,你去後院幫幫那位,要不然她會將廚房給燒了。”楊崇說道。

“姜女,伱去吧,我和你父親有些正事要與少爺談一下。”姜女的遲疑換來了孃親的催促。

“那好吧。”姜女有些不情願,但也只能聽了。

少爺的父親死了,作為貼心的小侍女,姜女很能體會楊崇現在的心情,她還想著怎麼安慰自家的少爺的,但孃親卻根本不給她機會。

而且,少爺的世界我是越來越不懂了。走向後院的姜女愁眉苦臉地想著,對自己的未來第一次產生了迷茫,我連一個侍女也做不好嗎?

姜女離開後,客廳陷入了沉默之中。

面對楊崇,無論是姜遺還是姜孟氏,都感覺到一種沉重的壓力,楊崇連楊臨都能殺了,可會對他們心慈手軟?至於姜女?姜家夫婦可不相信姜女在楊崇心中的分量能夠超過楊臨。

但眼下這種情況根本容不得他們有掙扎的餘地,當楊崇團滅農家眾弟子後,他們就已經明白,即使他們兩人綁在一起,也絕不可能是楊崇的對手。

更麻煩的是現在楊崇心思難測,他們根本不知道楊崇到底會做出什麼事來,現在的他們只能在心中祈禱,祈禱楊崇看在姜女的面子上不要對他們趕盡殺絕,只是,姜女在楊崇的心中真的有那麼重的分量嗎?在姜家夫婦的沉默中,楊崇突然抽出了桌案上的長劍,夫婦兩人一個激靈,只以為楊崇是要對他們出手,只是許久卻不見楊崇有下一步的動作。

夫婦兩人這才向楊崇看去,只見楊崇單手持劍,將其豎在面前。

那劍極長,連同劍柄在內,足有四尺有餘,劍寬三指,劍脊厚重,其間有著一種神秘的銘文烙印其間,猶如天成,它不顯鋒銳,但自有一種威道內蘊天成,正是楊臨昨晚用來殺敵的那柄劍。

太阿!楊崇的視線順著劍身落在末端,渾然一體的金文浮現在他的面前,一柄不該出現在這裡的劍。

“這柄劍是太阿?”楊崇問向姜遺,對於呂家的秘密,他不見得比姜遺瞭解到的更多。

“它正是傳說中的那柄威道之劍,太阿。”姜遺還在驚疑不定,倒是他的妻子姜孟氏主動接過了楊崇的話。

“我記得太阿劍是在儒家手中,而且太阿劍厚重而短,寬而古樸,不是這樣的長劍。”楊崇道。

太阿劍在天問不曾成為嬴政的帝皇之劍,殘虹不能蛻變成淵虹的現在,隱有天下第一名劍的名號,名氣很大,更是儒家掌門的佩劍,格調隱約還在道家的那柄名劍之上,但在楊崇的記憶中,卻不是他手中的這一柄。

他手中的這柄劍雖然也是頗為厚重,但劍身極長,也沒有他印象中的那柄太阿是寬背短身,而且劍韻不顯,雖然也算是一柄寶劍,但還當不起名劍的名號,難不成是冒名的不成?

“這柄劍的確是太阿,但卻只是一半的太阿,另外一半則是儒家的那一柄。”姜孟氏道。

“一柄劍還曾分成兩柄?”楊崇詫異道。

“少主手中的這柄是太阿劍體,是一柄無魂之劍。”姜孟氏解釋道。

“這柄劍最初在楚國,後為晉國所得,當它再次出現在世人面前時已經變成了儒家掌門佩劍,在它從晉國到儒家之間,發生了什麼?”楊崇收劍入鞘。

“當年晉出公不滿國內趙、魏、韓三卿專權,逃出晉國,他最先來到的就是齊國,他為尋得齊國的幫助,就將太阿劍獻給了少主的先祖,當年的平公手中。”姜孟氏向楊崇講述著太阿劍的來歷。“那為什麼太阿有會成為現在的劍體、劍魂所分的兩柄劍?“楊崇追問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