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李世民,請陛下稱太子

第455章 大唐伐不臣以安四夷

“知道吐蕃私通阿拉伯,不慌不忙,先讓文成公主傳信留證,再借邸報昭告天下,把‘伐不臣’的大義立住,連陛下都御筆批了‘准奏’,這手腕,比陛下當年還要周全幾分。”

李世民目光悠遠:“朕當年打天下,靠的是刀槍硬拼;他如今守天下,靠的是民心、大義和算計。”

“你看他不直接提開戰,卻引著杜荷他們請戰;不急於調兵,先讓邸報把吐蕃的罪狀傳遍天下。”

“這是把師出有名四個字刻進了骨子裡。他知道,如今的大唐,不光要打贏,更要打得讓萬國心服。”

高士廉點頭:“這正是太子的難得之處。”

“老臣昨日見戶部報上來的軍糧清單,河西走廊的糧草轉運比往年快了三成,沿途百姓自發幫忙,都說‘太子要討逆,咱們得幫襯’。”

“這便是民心啊!”

“想當年陛下派文成公主和親,是盼唐蕃相安,可太子看得更遠,他知道和親只能換一時安穩,真正的安寧,得靠大唐自己的刀和百姓的認同。”

李世民看著棋盤上漸漸明朗的局勢,忽然笑道:“這孩子,明明自己早有定計,偏要讓老臣們先說出來,既顯了朝臣同心,又藏了自己的鋒芒,比朕當年會藏拙。”

高士廉哈哈一笑:“太子這是敬陛下,也敬老臣們。他知道朝堂上還有人念著和親舊情,怕自己年輕氣盛遭非議,才藉著邸報、藉著朝臣的奏疏鋪墊。這份謹慎,是把大唐的安穩放在第一位,比什麼都強。”

暖亭外的風捲起碎雪,陽光卻越發暖了。李世民望著遠處東宮的方向,語氣帶著釋然。

如今看他新政有成,民心歸附,連你這老骨頭都能陪朕下棋了,又能把吐蕃這事辦得這般周全……朕終於可以放心了。”

高士廉躬身道:“陛下開創貞觀盛世,太子承繼後拓新局,這是大唐之幸。待開春兵伐吐蕃,太子定能一戰而定雪域,到那時,萬國來朝,才是真正的太平景象。”

李世民拿起棋子,輕輕落在棋盤中央,將黑子徹底圍住:“是啊,朕等著那一天。這天下,終究是要交到能讓它更穩、更盛的人手裡。承乾這孩子,沒讓朕失望。”

——

貞觀二十五年初春,邏些城的積雪剛融,雅魯藏布江的冰裂聲在河谷間迴盪。

松贊干布正與貴族們商議春耕事宜,一位驛卒渾身泥濘地闖入宮殿,手中高舉著一卷泛黃的紙。

那是一個月前從長安傳來的《大唐邸報》,經河西走廊、安西四鎮輾轉萬里,終於抵達雪域。

“贊普!大唐……大唐的檄文!”驛卒跪倒在地,聲音因長途跋涉而嘶啞。

紅袍貴族一把搶過邸報,展開的瞬間,“吐蕃私通阿拉伯,謀逆不臣,朝廷將興義師伐之”的標題如驚雷炸響,在暖春的宮殿裡投下徹骨寒意。

“荒唐!”紅袍貴族將邸報摔在地上,羊皮靴狠狠碾過,“這都開春了,他們才把這破紙送過來!定是大唐早有預謀,故意選在春耕時傳檄,想攪亂咱們的農時!”

另一位貴族撿起邸報,手指劃過“文成公主密信”的字句,臉色鐵青:“好個文成公主!臘月裡就給長安送了密信,咱們竟渾然不知!難怪大唐說得有鼻子有眼,連阿拉伯贈精鐵五十擔都寫得清清楚楚,她在邏些城住了十餘年,竟暗通故國,把咱們的底細全抖了出去!”

殿內瞬間沸騰,春耕的議題被拋到九霄雲外。

“必須嚴懲文成公主!”

“把她的東宮護衛全抓起來問罪!”

“派使者去長安罵陣,就說他們構陷盟友!”

呼聲此起彼伏,連最沉穩的老貴族都忍不住道:“贊普,大唐都把‘伐不臣’的檄文傳遍天下了,若再不處置內鬼,部族會覺得咱們怕了!”

松贊干布端坐王座,摩挲著腰間的唐式玉帶,目光掠過窗外抽芽的柳枝,本該是播種希望的季節,這遲來的邸報卻像一場倒春寒,凍得人心頭髮緊。他緩緩開口,聲音壓過喧鬧:“嚴懲?怎麼嚴懲?”

紅袍貴族脫口而出:“廢黜她的贊蒙之位,打入地牢!”

“然後呢?”松贊干布反問,“大唐的安西軍鎮已在焉耆集結火炮,先鋒軍據說已過玉門關,你以為把文成公主關起來,他們就會退兵?”

他起身走到殿中,撿起邸報,指著師出有名四字:“他們要的就是‘名’!咱們若動了她,正好坐實‘吐蕃背盟囚公主’的罪名,大唐的兵鋒就能名正言順地踏過雪山!”

一位手握兵權的貴族急道:“可她畢竟是密信的源頭!大唐拿這個當藉口,天下萬國都會信他們!”

“信又如何?”松贊干布冷笑,“去年怛羅斯之戰,阿拉伯人有數萬鐵騎,還不是被大唐的火銃打得潰不成軍?”

“如今大唐的邸報傳遍西域,連疏勒的小部族都知道‘唐軍火炮能轟塌石城’,咱們手裡只有阿拉伯送的五十擔精鐵,連火器都沒有,真打起來,靠什麼贏?靠你們嘴裡的嚴懲?”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眾貴族,語氣帶著一絲疲憊卻異常清醒:“文成公主不能動。她的公主府有一千東宮護衛,個個佩著大唐橫刀,真要動手,邏些城必會血流成河,春耕荒廢,不等大唐出兵,咱們自己就先亂了陣腳。”

老貴族顫巍巍開口:“可……總不能眼睜睜看著大唐拿著她的密信興師問罪吧?”

“當然不能。”松贊干布走到地圖前,點向唐蕃邊境的赤嶺:“傳令下去,派使者帶厚禮去赤嶺,說是慰問大唐戍邊將士,順便問問為何邸報所言與實情不符,把姿態放低,先穩住他們。”

隨後松贊干布轉向眾人,語氣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至於文成公主,不僅不能罰,還要厚待。讓內務府送些新茶、綢緞去公主府,就說贊普念及和親情誼,盼公主安心居住。”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