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第257章 先前:趙朔辱我大宋太甚!現在:趙

但是,不勸趙昀投降,難道豁出全家性命去,和趙朔抵抗到底不成?

不好意思,大家對趙昀對大宋,都沒那麼忠心。

良久,趙昀才長嘆一聲,道:“看來,大家都知道了啊!趙朔不但調兵遣將,兩路伐宋。而且,拒絕了朝廷的求和,其他人皆赦,唯獨不赦免朕。你們說,朕現在應該怎麼做呢?”

吏部侍郎範鍾道:“趙朔的八旗軍太過強大,朝廷萬不可力敵。依微臣之見,不如遷都,遷到福建或者廣南東路去。嶺南溼熱,趙朔的大軍未必受得了。”

“不可!聖駕離京,何等的興師動眾?一日能行三十里就不錯了、趙朔的大軍銜尾追殺,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祖宗陵寢在此,陛下怎能輕棄?”

“萬萬不可啊!臣從未聽說過,遷到兩廣地區者,有能復興天下的。此計不過苟延殘喘而已,斷不可為!”

……

範鍾此言一出,很多人出言反對。

很簡單的道理,遷都不僅是要遷皇帝本人,還要遷大臣,遷財物,遷皇帝、大臣乃至於天子親軍的家眷。

別說這時候了,就是太平時節都不是容易事。

在歷史上,蒙古大軍攻來,有人建議遷都離杭州不遠的海寧,就是這個原因。不是不想遠遠的遷都,而是做不到,或者說即便做到了也得付出極為慘痛的代價,恐怕得不償失。

遷都廣東,開什麼玩笑呢?

幾千裡的道路,會發生多少變故?

即便強行遷都成功,也得留下大部分的財物和家眷,不過是苟延殘喘罷了。

大理司直丁大全道:“如果遷都不可行的話,依微臣之見,不如陛下帶著數百忠臣,以及無數金銀細軟,避居東海的小島之上。只要注意保密,天大地大,趙朔還能找得著陛下?”

“此言有理!”

“看來,也只能如此了。”

“此為萬全之計!”

“不可啊!荒僻的小島上,駐紮數百人,需要大量的給養,如何能夠保密?肯定會被趙朔發現的。”

“時間久了,怎能保證那些人的忠心?”

……

群臣議論紛紛,有的贊成,有的反對。

贊成的人非常容易理解,那就是希望趙昀快走,別耽誤大家投降趙朔。

反對的人,則是出於忠君愛國的理念,確實為趙昀著想了。

不過,當朝首相鄭清之聽了這些議論之後,卻是勃然大怒。

他高聲道:“怎麼?有建議遷都的,有建議避居小島的。我大宋養士近三百年,難道就沒有願意和趙朔決一死戰的嗎?”

杜範不以為然地道:“大家當然想要和趙朔決一死戰,但是,這不是打不過嗎?難道要白白送死不成?”

“白白送死又怎麼樣?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義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鄭清之深吸一口氣,道:“我承認,趙朔堪稱一代明君。他來統領華夏,再建新朝,很可能會比我大宋更好。”

“但是,趙朔實在是辱我大宋太甚!他在《告江南軍民百姓書》裡面對我大宋計程車大夫充滿鄙視,就差沒指著鼻子說大宋士大夫都該死了。他對於我大宋皇帝,更是毫無敬意。其他人皆可赦,唯陛下不赦!”

“為了大宋的榮耀,難道我們不該和趙朔周旋到底?”

“現在,我們在臨安城池內,還有十萬大軍。殿前禁軍世受國恩,對大宋忠心耿耿。甚至有女真人組建的巴魯營,他們和趙朔仇恨似海,勢必不會妥協。還有各路勤王兵馬,雖然不多,也足見對大宋的忠心。臨安百姓,動員二十萬壯丁守城,並非難事。”

“我們依靠臨安堅城,難懂不能讓趙朔付出足夠的代價?”

“我們要讓他明白,我大宋也有獨到之處,不是他想象中那麼不堪,不容他如此輕辱!我大宋有願意死節士大夫,也有願意死社稷的君王!

“如果我大宋還有天命在,臨安保衛戰定能成功。縱然我大宋失了天命,臨安城破,吾等君臣也將千古流芳!”

“當初,金虜面臨國破族亡之境,尚且死守邊汴梁,不惜一戰。我大宋尚且不如北虜蠻夷乎?”

頓了頓,他向著趙昀微微躬身,道:“請陛下下旨:從現在開始,誰再敢言遷都,或者陛下遷居海島者,斬首!”

這是鄭清之的心裡話。

如果說,面對異族,朝廷遷都廣東,還有那麼一星半點的機會的話。那麼,面對同族還姓趙的趙朔,遷都是半點機會都沒有的。

既然趙朔對大宋一點體面都不給,非要殺大宋的皇帝不可。

那麼,就戰吧!

就算要死,也要死個轟轟烈烈!

喬行簡微微躬身道:“臣附議!

“……”

史嵩之告病,魏了翁死在襄陽,真德秀隨著餘玠投降了趙朔,如今大宋朝堂上碩果僅存的兩位宰相達成了一致意見,說的又是正理,積威之下,誰敢反對?群臣一片鴉雀無聲。

“呃……”

趙昀想了一下,道:“兩位相公所言甚是。傳旨,加封鄭相公為魏王,加封喬相公為鄂王,全權負責臨安城防之事,與趙朔周旋到底。”

“遵旨!”

群臣齊聲答應。

接下來的日子裡,鄭清之和喬行簡勵精圖治,動員民夫竭力加強著臨安的城防,將無數金銀財帛和甲冑兵器發下去加強著軍士們的戰力和士氣。

雖然有很多百姓和基層官員、軍士在背地裡陰陽他們,說他們是如同王安石一樣禍國殃民的“拗相公”,但二人盡皆不以為意。

大宋是和士大夫共天下,又不是和百姓共天下。

他們要為大宋計程車大夫們,為大宋的朝廷爭上一口氣!

趙昀似乎對鄭清之和喬行簡的表現,也非常滿意。

七日後,特意宣召他們入宮,賜御宴犒勞。

二人喝了幾杯酒後,就沉沉睡去,直到第三天的早上才醒。

然後,鄭清之和喬行簡就發現天塌了。

皇帝走了,帶著幾個寵妃走了,將絕大多數嬪妃留在了臨安。

女真人組成的巴魯營,也跟著皇帝走了。

殿前禁軍也帶著他們的家眷,隨著皇帝走了。

前來勤王的精兵猛將,更不用提。

他們這兩個對大宋赤膽忠心計程車大夫,被趙昀耍了個心眼,完全拋棄!

甚至,絕大多數士大夫也是趙昀的共謀。要不然,趙昀絕無可能在沒有宰相附屬的情況下,有如此巨大的動員能力!

喬行簡面色苦澀地向鄭清之看來:“鄭相公,你以為現在的情況如何?”

“什麼現在的情況啊?這大宋……一直都是這樣爛。它若不完,簡直沒有天理……哇!”

鄭清之再也受不了了,一口鮮血狂噴而出!

無恥的皇帝!

無恥計程車大夫!

原來,鄭清之覺得,趙朔辱大宋過甚。

現在他覺得,這大宋就該辱!

趙朔還辱輕了!

皇帝沒有決戰的勇氣,只有逃亡的決心,毫無廉恥。士大夫們受盡了高官厚祿,有的願意投降,不願意投降的也只敢逃走不敢和敵人一戰,同樣無恥。

近三百年來,華夏就是這樣被他們敗壞的!

今天,不過是故事重演罷了。

不狠狠的羞辱這個朝代,不狠狠的羞辱大宋天子,簡直對不住那些冤死的武將,對不起煌煌華夏!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