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不是曹睿

第101章 得入城中

曹真在另一側也笑著說道:“大司馬這是許久未見陛下了,想念的緊啊。陛下此次急行軍,僅僅十五日就從洛陽到了壽春,一路上車馬勞頓,著實是辛苦了些。”

曹睿說道:“朕沒有車馬勞頓,一路上只是騎馬而已,並未乘車。”

“朕要是說,比起乘車,朕騎馬更輕鬆些,大將軍會信嗎?”

“哈哈哈哈。”曹真大笑:“臣也是如此認為的,臣昔日徵羌胡的時候,曾經急行軍一日夜兩百六十里,在馬上困得幾乎都要睡著了,但是馬有靈性,坐於馬背之上反而舒服。”

曹睿點了點頭:“隨著馬的起伏自然晃動,這樣無論是人還是馬,都不會覺得太累。這也許就是配合無間吧。”

幾人閒聊之間,不知不覺已經可以看到淮水了。淮水上往來船隻東西航行頗為熱鬧,目之可及的地方都立滿了營寨。

曹休在馬上拱手問道:“陛下弓馬騎射盡皆嫻熟,這個臣乃是知道的。臣只是擔憂在野外宿營行軍,怕傷了陛下的身體。”

曹睿回答道:“朕生在鄴城,長在洛陽,還真是第一次遠途行軍這麼遠。從洛陽出關到了陳留,再過陳留一路向南。譙縣也好、壽春也罷,都與洛陽風景並不相同。”

曹休點頭:“這是自然,和洛陽比起來,壽春此地即使冬天還是略顯潮溼,並不十分宜居。不過陛下為何不在譙縣修整兩日呢?”

曹睿笑著說道:“朕當然可以修整兩日,讓大司馬等兩日倒也無妨。不過此地陸續彙集來的十餘萬人,也要讓他們一併等朕嗎?”

“人吃馬嚼,每日都在消耗著大魏的國力。朕還是抓緊趕到壽春才對。”

“陛下仁德。”曹休和曹真雙雙說道。

曹睿問道:“大司馬,此地糧草集結的如何了?”

曹休沒有絲毫猶豫的說道:“回稟陛下,臣這次不僅從兗州、青州、徐州、豫州這四個州徵調糧草,連冀州的糧草也徵調了些,此時應該還在路上。”

“若依照十五萬人計算,可以至少維持三月之久。”

曹睿聽聞微微皺起眉頭:“若是超過了三月,又當如何呢?”

曹休解釋道:“司州、冀州兩地乃是糧草最多的地方。此次徵發的不多,若還是缺糧,就提前些從司州、冀州徵糧就是了。中原各地連續三年都是大熟,糧草並不用過多憂慮。”

“運糧的車輛呢?”曹睿又問。

曹休繼續回答道:“牛車、馬車、騾驢車超過兩萬輛,運輸起來也並無大礙。”

曹睿輕輕吸了口氣:“朕一路上最為關心的就是糧草後勤。若糧草後勤無憂,朕也無憂了。”

曹休笑著說道:“陛下代天征伐,本就不需要擔憂什麼。”

“陛下,臣十一月初時,本想集結數萬軍隊就夠了。但到了上月月底,臣得到訊息數州的軍隊都要到壽春來,免不得也有些顧慮。”

“如今已是十五萬軍隊在此了,陛下不妨給臣交個底,此次想要打到哪裡?”

曹睿沉默片刻說道:“此事其實也並非朕一個人能說了算的。壽春集結了十五萬軍隊,加上荊州的襄陽江夏一帶,已經實打實的有二十萬人了。”

“一則是藉著周魴的詐降,試試最多能不能從皖城推到皖口。”

“二則是藉著皖城附近吸引兵力,再碰一碰濡須。”

曹真此時插話問道:“陛下是想兩個都要,還是隻要一個呢?”

曹睿想了想回答道:“朕自然是想兩個都要,從而全據江北的。但還是要看時勢的,皖口或者濡須口,二者若能佔據一個,朕此次也算是沒白來了。”

幾人聊著聊著,便走到了浮橋旁邊。

曹休在前面引著:“臣命人在淮水兩岸架了浮橋,若是有船經過,就將中間的部分斷開,待船過後再行合上,算得上是水陸兩便了。”

曹睿點了點頭,驅馬踏上了淮水浮橋。壽春城就在淮水邊上,寬闊的淮水作為護城河的一邊,給壽春城平添了幾分壯麗之感。

就在快要下橋之時,曹睿像是想到了什麼一般,笑著向身邊的兩位曹氏重臣問道:“若朕沒有記錯,袁術袁公路曾經在此地稱帝吧?”

曹休笑著說道:“袁術猖狂於時、妄自尊立,沒有絲毫德行,他在此處稱帝,算得上是壽春倒黴了。”

曹睿點了點頭:“朕記得對袁術有什麼‘冢中枯骨’之辭,是誰說的來著?”

曹休和曹真對視一眼,紛紛搖頭表示不知。

身後傳來了司馬懿慢悠悠的聲音:“‘冢中枯骨’此言乃是孔融孔文舉說的。”

前面的曹睿、曹休、曹真三人聞言紛紛回頭。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