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不是曹睿

第817章 進取武昌(三)

陸遜親督水軍向上遊行至武昌西北數十里遠的樊口處,卻發現樊口水軍營寨內並無半個吳軍身影,只剩下了數十個破爛不堪、只能載數人的捕魚小船。

很顯然,孫權的水軍船隊已經從樊口盡數撤到西面夏口一帶了。

必然是夏口!這是地理所決定的,陸遜本人也不會什麼神機妙算。就如同從河南向關中用兵必爭潼關一般。

若孫權棄守武昌左近的樊口,還不守江夏左近的夏口的話,那整個大江對魏國來說就將成為坦途,陸遜的五萬水軍可以毫不費力的行至江陵南端,與滿寵夾擊取之。

這便是兵家必爭之地了。數十年間,曹、孫、劉三家在江夏爭奪無數。若再上溯,孫氏與劉表也每每鏖戰於此。

陸遜沒有遲疑,當即命令部下進駐樊口、並繼續向上遊探查,且在船艙中親寫了一份軍報,命王濬速速派人送往武昌。

前往武昌的信使並非陸遜一處。

一月下旬,平南將軍夏侯儒率兩萬軍隊進逼江夏,被全琮領軍大破損兵近萬,不得不退回安陸。

六路大軍先後進軍,只有他這一路出兵不到一月便完全敗績。雖說兵力差距過大,但敗了就是敗了,當年張文遠守合肥的時候,怎麼沒和武帝說兵力差距大而守不住呢?

夏侯儒心中羞憤之餘,自然尋求挽回。當夏侯儒得知柴桑主力將在三月上旬出兵武昌的時候,他早就派人沿著江北一帶向著柴桑方向試探。終於,在魏軍圍了武昌後,夏侯儒的斥候也與北面程喜所部遇上。

於是,蜀軍到來的訊息、滿寵撤退至當陽的訊息、吳軍在沔口左近收縮兵力集中防守的訊息……一股腦的送到了武昌城外。

直到這個時候,戰場上的全域性才在大魏君臣的面前漸漸揭曉了起來。

武昌城外,軍帳中,劉曄嚴肅彙報導:

“如上所述,江陵左近的吳、蜀二軍兵力多達十萬,隨時可能東援武昌、夏口,且並不知曉援軍來了還是沒來。武昌一時難攻,孫權至少四萬兵力蝟集夏口……”

“這般說來,大魏在荊州面對的就是大約十四萬兵了。”曹睿打斷了劉曄的話語:“作戰要料敵從寬,朕且假定吳、蜀二軍配合無間毫無齟齬。朕此處十萬兵,滿徵南處可戰之兵五萬餘,兵力竟也沒多大差別。”

“可為之事,朕當命你們全力而為。若不可為,朕也不會貪功使得將士勉強。”曹睿緩緩起身,目光掃視帳中眾人:“諸卿有何想法?當打,還是不當打?”

一月十日從壽春出兵至今,整體上揚州的戰事都是以多打少、以快打慢,即使是攻濡須、蕪湖兩處,大魏的兵力、物力始終都是佔優的,整體上壓著吳國打。直到兩個月後的今天,區域性戰場上的實力才終於出現了平衡。

“大將軍!”曹睿率先點了曹真的名字。

曹真略略拱手,沒有說話,而是親自走到了軍帳中的輿圖處,親自將上面的武昌地形圖換掉,從一旁的輿圖堆中抽出江夏左近的地形圖來,掛在了屏風上,而後看向曹睿:

“臣請先從地理來說。”

“大將軍請。”曹睿點頭。

曹真深呼吸了幾次,而後緩緩說道:“武昌是江沔重鎮,而夏口之重更在武昌之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