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曄在旁拱手:“陛下所言極是,以力強壓本就是兵法正道。不過……”
曹睿斜了劉曄一眼,並未說話,劉曄也不再賣關子:“不過武昌只是一城池罷了,若孫權死守,則大魏完全可以憑水軍進擊別處,只留一個武昌城給他。孫權雖愚,但其屬下中也有明理之人。”
“孫權眼下第一要務,當是在江上尋機擊破大魏水軍!如今江陵形式如何,行在之處並不知曉,吳國增沒增兵也全然不知。當令陸伯言主動前出樊口等處,殲滅吳國水軍,毀其船隻,再論其他!”
曹睿淡淡點頭,又看向王基:“王尚書可有異議?”
王基道:“全憑水軍之力,請陛下提點陸將軍穩妥用兵。”
“不必,朕信得過他。”曹睿揮了揮手:“若朕下旨提醒伯言,反倒會讓他失措。直接讓劉樞密以樞密院的名義下軍令,明後兩日讓伯言掃蕩至樊口就是!”
“臣遵旨。”劉曄當即拱手應下。
此處距離武昌也只有五十里的行程了。大軍今日停駐在卑衍一開始尋到的吳軍小寨左近,一夜過後,又繼續向西進發。
靠近武昌左近,道路也相對來說更好。
未及中午,卑衍部的五千騎兵就從東南方如風般進至武昌城外。待卑衍隨在前軍之中,親眼看到武昌左近地形之後,也不由得倒吸了口涼氣。
是,遼東之處也有遼澤,卑衍不是沒見過成片延綿的湖沼。但武昌的地理位置實在是太逼仄了,全然被江、河、湖所夾住,城外連攻城的地方都施展不開!若要圍城,只能在城東、城西南兩個陸上必經之路鎖住,再派水軍在江上游弋、防止水路來援,實在是個複雜的系統工程。
卑衍當即上報,請曹真來做進一步的定奪,同時還將斥候撒了出去、命他們進一步探查地形和道路。
而城上的吳國守軍見到城東而來的魏國騎兵威勢如此,心中也是惴惴不安。
當然不安!
昨日東面的狼煙傳到城中之後,城中守軍在第一時間便向後方的夏口處進行傳訊。
孫權、全琮、孫奐等人的防禦計劃一變再變,原本要以孫奐為主將、領萬人守備武昌的計劃被否決了,孫權暫時沒法從江陵調兵回來,只得透過將水軍兵力最大化的方式,來保證水軍的戰力壓過魏軍。
這也是孫權等人為自己找到的惟一一條生路。
至於武昌城……武昌城就交給了孫權的堂侄、宗室、威遠將軍孫鄰來駐守。孫鄰領三千兵守在城中,餘下還有徵調的兩萬民夫來幫他守城。
而孫權連樊口也一併棄守,全軍向西退到了經營多年、地利更佳的夏口處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