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球的時候要稱GOAT

第70章 結局早就寫好了(加更)

杜晨好奇地湊近:“但大家都說他是英格蘭最好的”

“最好的什麼?”

羅伊摸著女友的金髮,微微壓低聲調,“最好的任意球手?最好的代言人?還是最好的時尚偶像?”

他搖晃著酒杯。

等著看吧,用不了幾年。

他的位置就會被真正的王者取代——用腳說話,用獎盃說話的人。

即便他不想爭,也會有另外兩個人如疾風怒濤般迅速崛起,毫不留情的將貝克漢姆從足球世界的商業王座上踹下去。

這一切的原因很簡單,他不夠強。

誠然小貝屬於頂級球星之列,球風華麗,卻從未擁有過統治級的實力。

你需要承認他的優勢:歷史級傳中、任意球大師、精準長傳、出色的跑動能力。

也必須正視他的短板:盤帶能力平庸(職業生涯場均過人僅0.6次)、速度一般、缺乏單兵爆破能力,依賴體系。

他的定位就是:頂級的輔助型球員,甚至無法作為核心持球推進或終結比賽。

沒有基恩、沒有貝隆、沒有生薑頭,他一個人甚至玩不轉組織核心該做的工作。

如果你覺得貝克漢姆是頂級組織型中場,那麼請想象一下,如果齊達內或者莫德里奇長著一張不亞於貝克漢姆的臉。

你會認為誰更強,結果恐怕不言而喻。

羅伊並非針對貝克漢姆,事實上更多的是透過貝克漢姆為範例解構,以自省和清晰的為自己規劃職業生涯和商業藍圖。

綜合俱樂部成就、技術特長與國家隊表現和影響力,小貝的歷史排名大概在三十到五十之間,接近“歷史級球星”(如卡卡、勞爾),但略遜於“球王級”或“時代統治者”(如齊達內、c羅、梅西)。

若以傳中、長傳和定位球為核心標準,他可躋身於歷史前十甚至前五。

但從文化影響力維度來說,他無疑是足球史上最成功的商業偶像,推動英超全球化,甚至能與貝利、馬拉多納、梅西、c羅相比較。

這就是貝克漢姆和弗格森最核心的分歧。

他想要成為類似“喬丹”、“伍茲”那樣的文化符號,事實上他的確在某些時間段做到了。

但如果你看看另外兩個人在各自領域取得的成績,就知道從實力的角度出發,那不該是貝克漢姆的位置,他連被稱為副goat的資格都沒有。

他曾短暫躋身體壇文化符號的行列,與喬丹、伍茲這些傳奇人物相提並論。但若以競技成就為標尺,這樣的比較就顯得格外荒謬。

喬丹用六個總冠軍和五個mvp奠定了籃球之神的地位,伍茲以14個大滿貫重新定義了高爾夫運動的極限。

反觀貝克漢姆,其職業生涯的硬實力與這兩位傳奇相比,存在著難以逾越的鴻溝——他甚至連“歷史前十”這樣的稱號都難以企及。

這種差距不僅體現在冠軍數量上,更在於他們各自對運動本質的詮釋與突破。

貝克漢姆做不到,也沒有能力做到。

但他還是達成了這個成就,首先是依靠其自身與妻子出色的營銷能力,維多利亞絕不是普通的流量明星,她的營銷手段甚至強於足壇絕大多數的頂級經紀人。

其次,更重要的是曼聯這個平臺,它的影響力成就了貝克漢姆,也束縛了貝克漢姆。曼聯重視商業,卻不允許出現像銀河戰艦一期的皇馬那樣,閹割競爭力也要優先追求商業的情況。

這才是踢中小貝眉骨的真正“飛靴”。

此時他的眼神清明得可怕。

羅伊很清楚,在這座紙醉金迷的城邦裡,名氣就像蒙特卡洛賭場的籌碼——今天在你手裡,明天就可能易主。

他注視著貝克漢姆優雅地向粉絲揮手的樣子,那個動作他私下對著鏡子練習過十七次,卻始終覺得矯揉造作。

維修區傳來引擎的轟鳴,法拉利技師們正在做最後除錯。

羅伊的視線重新回到賽道,揚了揚眉毛。

在這個世界上,有些人靠實力贏得尊重,有些人靠臉贏得合同。

貝克漢姆?他恰好證明了足球可以是場華麗的真人秀。

這段時間,羅伊開始正視自己生活的改變。

他眼下是摩納哥最有名的足球明星,只要他窩在這個地方,他甚至可以欺騙自己,自己的知名度絲毫不遜甚至蓋過貝克漢姆。

但他要的不是欺騙自己,而是做到真正的名正言順。

當最後一位車手威爾遜以1:19.680收場時,羅伊直接起身離席。

杜晨小跑著跟上:“不看完頒獎嗎?”

“沒必要,”他頭也不回地走向停車場,“結局早就寫好了。”

結局其一,舒馬赫並沒有奪冠,他早就知道了。

結局其二,舒馬赫自己的結局。

遠處,法拉利維修站裡傳來歡呼聲,舒馬赫正對著鏡頭豎起五根手指——距離塞納的記錄,只差一次奪冠。

羅伊的嘴角終於揚起一抹真心的笑。

“看來今晚的節目單要更新了。”

羅伊按動手機,法國國門巴特斯的簡訊躺在螢幕上。

看來曼聯軍團並不是單槍匹馬出動,他和費迪南德等人也正在摩納哥觀看賽車。

而讓羅伊感到興趣的是簡訊最後方的字元:“羅尼想跟你認識一下.”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