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家五百年

第229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

太子妃是早就定下的且不提,岳父大人您看皇太孫的太孫妃人選,聖上從一開始,就不曾考慮過勳貴人家,按理說,以英國公府和皇室間的關係,早就應當和岳父大人商議此事了。”

“這有何前朝有和關係,不讓外戚干政,不是從宋朝就開始的事情嗎?”

“可宋朝勳貴武將不世襲!”

李顯穆振聲道:“宋朝對武將防範太重,而我朝則不然,皇室是信任勳貴武將的,多少文官稍有不法被舉報後就被奪官下獄,而又有多少勳貴,縱然有不法,聖上都將之按下去的。

公侯爵位世襲罔替,各級武官的職位都世襲罔替,這是前朝從來都沒有過的。

大明沒有宰相,皇帝和文官直接面對,這就註定要起衝突,況且治理天下誰也比不上文官,所以文官日後必然是勢大的,正如方才小婿問岳父的那句話,勳貴二代誰有才能?

是屢戰屢敗的沐國公,還是膏粱子弟的成國公,亦或在北征時損兵折將的淇國公,亦或者是保齡侯。

和內閣諸人比起來如何,和六部尚書以及那些翰林院裡的年輕士子比起來又如何?和天下無數準備踏進仕途計程車子比起來,又如何呢?”

自然是不如的!

不必李顯穆說,誰都知道,勳貴怎麼比得上那些從無數人中廝殺上來的英才。

“可皇帝會相信文官嗎?”李顯穆淡然道:“皇帝是會相信和他搶奪權力的文官,還是一群沒有皇權庇佑就失去一切的勳貴呢?

皇帝會將禁軍、三大營交到勳貴手裡,還是文官手裡呢?

以大明非社稷軍功不可封爵的規定,以後還會有更多的世襲罔替的公爵出現嗎?”

這三個問題聽起來好似和今日所談之事沒有干係,可實際上卻點出了三件極其重要的事情!

前朝皇帝之所以忌憚勳貴,是因為文官不如大明強勢,而這種態勢從宋朝已經開始了,皇帝的主要對手變成了文官。

宋朝武將的下場都知道慘,但實際上是那些想要做事立功的武將才慘,那些安穩待在體制內的將門,混的好的很,累世的富貴,一直到宋朝滅亡。

第二個問題,皇帝必然會把禁軍交到勳貴手裡,因為文官已經掌握了治政的權力,如果再染指兵權,那就太過於危險了。

第三個問題也是最關鍵的問題,大明的爵位太難得了,尤其是世襲罔替的爵位,只有開國元勳和類同開國的靖難勳貴,才這樣大批次得到了爵位。

按照這種模式,日後想要得到侯爵爵位,就難於登天,而這就代表,不會有新的勳貴來代替他們這些舊勳貴。

張輔是很聰明的,這三點一串聯,他立刻就想明白了,文官勢大、爵位難封、掌握禁軍,所代表的是絕對的安全!

“可按照你所說,現在勳貴就已經如此弱勢了,文官已經如此勢大,再提拔寒門起來,豈非更加難過?”

“大明如此美好,岳父大人所考慮的就不該再是勳貴之事,而是整個大明的延續,大明多延續一天,英國公府的富貴就多延續一日。

岳父大人,英國公府不是朝菌和蟪蛄,而是真正可以和國朝與國同休的勳貴,這樣的好時代,數遍史冊都見不到!”

“父親生前留下遺囑,要李氏世世代代延續下去,一直到第五百年,再去宗祠中告祭先祖。

按照以前王朝來看,是不可能了,所以必須要從一開始稍有苗頭時,就立刻改制。

這件事,我是一定要做的,現在不做,等到太子太孫繼位的時候也要做,只是那時就必然更加激烈。”

張輔從李顯穆話中聽出了極度的堅決。

他想笑。

五百年,讓大明延續五百年,簡直就是天方夜譚,能延續三百年都算是極好的事情了。

可李顯穆太過於認真,他卻笑不出來。

李顯穆的一番話在他心中不斷翻騰,他其實很久前就思考過英國公府的未來,想過與國同休的事情,可從來沒有一次,如同李顯穆講解的這麼清楚。

勳貴在大明朝的定位發生了改變,從前的勳貴是一個和皇帝爭奪軍權的角色,甚至是一個可能威脅皇位乃至於篡位的角色,洪武朝的那些勳貴便是如此,所以被先帝絞殺。

可經過洪武、建文、永樂三朝後,文官已經徹底起勢,如同宋朝般強勢起來,文官成了那個威脅皇帝的勢力集團。

在這時,勳貴的角色便成了皇帝的侍衛,又因為世襲制度,導致侍衛總是這幾家的子孫,在這種形勢下,皇帝和勳貴之間的聯盟長長久久,幾乎是一體的。

張輔所擔心的不知何時失勢的情況,在大明不可能出現。

除非……

李顯穆心中回想起父親曾經說過的大明衛所軍制,衛所軍制實際上才是勳貴制度的根本,大明和從前的漢人王朝,最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於其從上到下的軍隊世襲制度。

公侯伯有大批世襲,軍隊中從指揮使開始,上上下下的軍官都世襲,甚至就連文官都加入了這個行列,錦衣衛中到處都是文官子弟。

李顯穆想過要改這個軍制,但英國公活著的時候,他不會提,因為英國公一定會反對。

英國公一旦反對他,他的權力基礎就會動搖,大明有無數弊病,先改其他和英國公沒太大關係的。

張輔在進行最後的思考。

“你是個有想法的年輕人,有天縱的才能,你父親也是。”張輔沉吟道:“越是聰明人就越知道,一個王朝想要延續兩三百年有多難,我不知道你父親為什麼有信心讓大明延續五百年,且這五百年,你們李氏還能延續。

但你今日說的很對,讓大明安穩的延續下去,是一件好事,我會讓那些上書反對的勳貴撤回奏章,但也僅此而已,我希望這件事,止於文官,不要涉及到武將這邊。”

李顯穆毫不猶豫道:“可以!”

他眼中亮晶晶的,他本就沒想過提拔寒門武將。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