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家五百年

第215章 商議朱熹

畢竟目前列出的十哲諸人中,諸葛亮、韓愈、范仲淹、文天祥、李祺,這些人大多曾經身處中樞、主導過國家大政,在當世都是響噹噹的人物,是三不朽齊備的人。

笑罷後,楊榮感慨道:“十哲不好選啊,如今所列出的都是古來儒門豪傑,還有什麼人能與之並列呢?”

李顯穆卻輕笑道:“誰說一定要將十哲列滿呢?四聖不也在那裡空著,先賢列不進去,誰能說以後沒人能列在其中呢?”

他說這話,頓時讓屋中眾人心中咯噔了一下,而後不由自主的望向了李顯穆。

楊榮非常想問李顯穆一句,“你說的這個人不會是你自己吧?”

但他還是剋制住了,因為覺得不可能,李顯穆雖然是心學領袖,但這種領袖更多的是政治上的。

李顯穆入仕這十年來,從來都沒有在學術上有何建樹,甚至都沒有發表過任何文章,他更像是一個循吏、幹吏般的人物。

就算文廟再打壓道統,再重社稷,也不可能讓李顯穆進去,除非李顯穆如同諸葛亮、文天祥那樣殉國死難、死而後已。

但大明蒸蒸日上,天下無敵,普天之下,都沒有任何人能夠威脅,他必然是沒這種機會了。

……

“師兄不必如此緊張,師叔對晚輩歷來是很和藹的。”

公主府中,坐著三個年輕人,都是二十幾歲的年紀,其中兩人和王艮長的很像,頗為憨厚,還有一個年輕人,大約二十七八歲,頗為清瘦,衣裳漿洗的有些白,乾乾淨淨,毫無一路風塵之氣,但並不顯破舊,挺直腰板坐著。

這便是王艮的兩個兒子和在浙江收的真傳弟子于謙,讓他們在此時進京,是為了永樂十七年的秋闈,王艮特意讓他們入學國子監,在順天府參加考試。

五年時間過去,王艮自然也不再是當初心理之爭時的區區一省學道,他先是升任正三品浙江按察使,三年期滿後在去年又遷轉正三品南京戶部侍郎,下一步有可能是遷轉從二品布政使,也有小機率可能是回京擔任北京的六部侍郎。

這算是極其順利的仕途之路,和李顯穆在朝中是脫不開干係的。

大明如今升官分為兩條路,一條是內閣大學士之路,不過如今楊士奇、楊榮等人依舊在內閣中,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他們怕是升不了官了,是皇帝要留給太子的班底。

而王艮則走上了另外一條幹吏之路,這條路出任外州,最低是正七品知縣,每三年一考核、一遷轉,三千入州府做通判、而後入六部做郎中,再出外州府擔任知州、知府,再入省中擔任類似學道之類屬官,三品以下就是這般遷轉。

因為一入三品境界就完全不同,屬於大明高階官員,死了之後能獲得諡號,三品以上官職的升遷順序是這樣排序的——

北京七卿(正二品六部尚書、正二品左都御史)>九卿其二(正三品通政使、正三品大理寺卿、正二品右都御史)≈正二品南京六部尚書>正三品北京六部侍郎>從二品布政使≈南京六部侍郎>正三品省按察使。

當然,現在又有了一個巡撫,巡撫≈侍郎,比布政使高,但又明顯不如九卿,至少到目前為止,除了李顯穆上次去山東之外,還沒有掛正二品銜的巡撫。

但因為巡撫還不是真正有品級的官職,而只是臨時的差遣,所以不列在這其中。

世人都知道李顯穆去山東前就是正二品右都御史,在山東又立下大功,如今又建言改選文廟,在事後定然會高升七卿。

于謙卻不是因為李顯穆位高權重而緊張,他只是將李祺和李顯穆視作偶像,有些激動罷了。

李祺在天上望著于謙,這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西湖三傑之一的于謙。

他對於謙是有極深好感的,這世上多的是誇誇其談之輩,可如同于謙這樣能挽天下之傾的人卻不多見。

在後世歷史翻案風盛行的那段時間中,于謙也曾深受文官陰謀論的困擾,甚至有人說他實際上是罪人,是文官集團陰謀奪取皇權的一員。

李祺對土木堡陰謀論一向是嗤之以鼻,尤其是圍繞在於謙身上的那些言論,更是可笑至極,如果於謙不是忠臣,他就不會坐視英宗豬騎朕復辟而等死。

他難道不知道,朱祁鎮復辟後,他必死無疑嗎?

可代宗朱祁鈺無子,他最後放棄了血洗宮廷,以自己的命換北京安定,這是何等的大仁大義,李祺實在不明白,那些相信陰謀論的,到底是蠢,還是壞。

總有人覺得從土木堡後,文官把持了兵權,將皇權的各種平衡都打破了,可捫心自問,文官真有那麼強勢,憲宗又是怎麼做到泥塑六尚書、紙糊三閣老的?

武宗是怎麼讓一個太監劉瑾就亂殺內閣尚書的?

大明的文官敗壞到那種地步,根子上就是大明制度有問題,君臣關係之緊張,相互之間視作仇寇,真是歷朝歷代都少見。

大明所有人從皇帝、勳貴、太監、文官、吏員,全部拼命為了自己那一丁點利益,而不顧百姓死活的模樣,就像是一頭豬在食槽中拱食,不僅把頭埋進去,還把蹄子也伸了進去拼命扒拉。

這幅景象,真是歷朝歷代都少見。

也不能完全這麼說,皇帝裡面還是有兩三個關心百姓的,文官裡也不缺乏于謙、張居正這樣願意為天下犧牲的。

“要讀書,讀書才知道樹立遠大理想,要打擊那些變壞的讀書人。”

李祺治理天下這些年,有一個極深的體會,讀書人才能救天下,這裡說的讀書人,不僅是文官,還有讀過聖賢書的武將、太監。

不讀書,不讀聖人之言,就不知道大義,而只知道小仁小義,這種小仁小義是相當可怕的。

就算是在後世,即便很多人沒讀書,但他們透過讀語錄,也明白了很多事情。

李祺停下了思緒,因為他看到李顯穆下朝回來了。

“三位少爺,還請隨我來,老爺回來了。”

三人正在廳中飲茶,管家走進堂中,呼喚著三人,引著他們往正堂而去,即便是小輩,也是客人,禮數是不能缺的。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