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家五百年

第40章 李祺教子

錦衣衛在江南殺瘋了!

自藍玉案後,錦衣衛已經一年多不曾大規模出動,此番如同嗅到了骨頭的狗,在江南大開殺戒。

李祺雖然沒有親身參與,但這些時日以來,國子監中不時便有直隸、江西、浙江三省籍貫的學生被錦衣衛帶走。

其中還有幾個被記在明史上的官員,李祺不禁感慨蝴蝶效應真猛,扇扇翅膀直接把人吹沒了。

他本來是不關注這些事的,卻沒想到他的弟子王艮登門求他救一個人。

他前後在永樂、洪熙、宣德三朝擔任內閣輔臣,擔任內閣首輔二十一年,整個明朝無出其右者。

至於此人為何會與王艮相識,原因非常簡單,他雖有謀國的大才,但卻沒有功名,他年少家貧,依靠教學自給,王艮曾經跟隨學習過一段時間。

至於為何會被牽連到針對富民大戶的“胥吏案”中,李祺即便不去了解也能猜到,無非就是被有心人藉著這個機會構陷。

每次死在大案中的人,至少一半以上是冤死的,這是古代制度固有的缺陷,沒人能解決的了。

幸運的如同他,能有王艮這樣的人去救他,不幸運就只能成為大案的犧牲品。

胥吏案雖然是由錦衣衛主辦,但三法司在其中亦有不小的權責,李祺往陳英處去信一封,說明情況,第二日他就從牢中出來,而後跟隨王艮一起來到公主府中拜謝李祺。

“你的老師是王叔英?”

“有幸曾追隨王公修過幾年書。”

他有些好奇,他不過是一介布衣,李祺堂堂駙馬,又高居士林之頂端,如何會知曉自己的過往之事。

李祺又詢問他治史、時策之事,奇皆能對答如流,他經年於鄉間遊歷,對民間疾苦之事非常清楚,每言皆能切中時弊。

及至日暮西山,奇才從公主府中離去。

臨安公主牽著李顯穆的小手,從後堂中走出,好奇問道:“駙馬似是很欣賞此人,為何不留下他。”

李祺沉吟,“是因為王叔英。”

奇能以布衣的身份入仕建文朝,就是王叔英舉薦,而王叔英能在建文元年從知縣一躍為翰林,則是因為他是方孝孺的至交好友。

在建文帝自焚、南京陷落後,王叔英和王艮一樣,舉家自殺為建文帝殉國了,雖是一介文人,卻相當的有骨氣,不是軟弱卑賤之人。

“王叔英是方孝孺的人,而奇的傾向還不能確定,一個人再有才華,可若是站位不對,也不能用。”

作為一路相伴從江浦縣回到京城的妻子,臨安公主對李祺的謀劃最是清楚不過,當即瞭然的點頭。

李祺復又望向兒子李顯穆。

如今的李顯穆已然三歲多,日趨聰穎,他每日的課程都安排的非常滿。

不同於其他人只學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在確認了李顯穆的聰穎之後,李祺便給他制定了完全不同的學習內容。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