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阻止這項國策就是和皇帝作對,在先帝將朝堂上的跋扈武將殺盡後,現在還有誰能夠對抗皇帝?沒有!
縱然新皇還這麼年輕,但他絕對是大權在握的。
況且李祺又憑什麼來對抗皇帝?
是他那卑微的正五品大學士之位嗎?他或許唯一可以憑藉的身份便是他是皇帝的姑父,是長輩,可現在皇帝把親叔叔都關起來了,一個姑父又算得了什麼?還是李祺認為他士林中的顯赫地位足夠對抗皇帝?若今日李祺敢議論藩王之事,他或許就連正五品大學士之位都留不住,要徹底離開政壇了!朱允炆從震驚中回過神來,臉色頗有些難看的問道:“李卿可有要事?”
李祺正聲道:“啟奏陛下,臣以為將周王廢為庶人,流放雲南甚是不妥。”
他話音落下,殿中彷彿就連空氣都凝滯在一起,安靜的落針可聞,下一瞬,沸反盈天!
還真是和周王有關啊!這李景和難道是瘋了不成?李祺自然不是瘋了,今日之事他已然模擬了好幾次,完全是為了立一個新的、立於不敗之地的人設。
“李卿這番話,朕聽不懂,周王有罪,朕依國法,將其廢為庶人、流放雲南難道有何過錯嗎?”
李祺躬身道:“陛下,臣並非不贊成削藩之策,藩王坐大,弱幹強枝,於國有害,但臣以為削藩不該這般削。
周王乃是先帝嫡子,又是陛下的親叔叔,廢除其兵權封地,再尋一山清水秀之地,將其圈養其中,使其做一富貴散人即可,何必要喊打喊殺,使天家之情受到損傷呢?兔死狐悲,物傷其類。
若是其餘諸王因周王的下場而生出反意,難道是朝廷所想要看到的嗎?”
李祺之言,讓群臣皆思慮起來,聽起來倒是頗有幾分道理。
“臣以為陛下當親臨天牢,為周王披衣,而後致以歉意,敘以叔侄之情;再將為陛下獻計之人貶出應天,這等離間天家之人,又有何面目立於朝堂之上?”
轟!!
李祺一言激起千層浪,朱允炆、方孝孺、黃子澄、齊泰四人臉色齊齊大便!朝中群臣皆是瞠目結舌的望向李祺,他們是真的搞不懂他要做什麼。
李祺自己心中則暗笑,外人當然看不懂。
他為自己打造的人設之中,首先他的態度必須是贊成削藩的,因為不僅朱允炆要削藩,之後朱棣也要削藩。
其次,他是真的要救周王嗎?也不是。
他只是要在藩王以及天下人中間立個人設而已——他勸過朱允炆給諸王一個好結局的,只是朱允炆沒聽。
這樣他既做了建文的忠臣,又在未來的朱棣面前賣了好,簡直是完美。
那就只剩下一個問題,若是真的勸動了朱允炆,他不那麼暴烈的去削藩,那之後還真不好說了。
是以,他最後讓朱允炆致歉,然後貶斥齊泰、黃子、方孝孺三人。
在新皇登基後,最需要建立威望之時,朱允炆絕不可能聽從他的意見,而建文三傻也需要在朝廷上樹立權威,必然將他視為眼中釘,全盤否定他的建議,貶斥自己,以及更加嚴厲的處理周王!這樣才能讓天下人都看到,現在的朝廷到底是誰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