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天府鄉試就此落下帷幕,李祺先進宮向皇帝覆命,而後便徑自回了公主府。
他並未關注因為王艮被點為解元,以及他那番話,而在士林中掀起的風波。
……
公主府的管事走進書房躬身道:“駙馬爺,應天府解元王艮求見。”
李祺正與解縉對弈,解縉落子笑道:“他本來是中不了的,卻得景和兄你點他為解元,他確實應當來感謝你。”
李祺手一頓,抬眸掃瞭解縉幾眼,解縉只覺李祺的眼神太奇怪了,好像在望著什麼似的。
“李管事,將王解元帶到這裡。”
不多時,李管事便帶著一個其貌不揚的青年男子走進了書房。
“學生王艮拜見學士。”
“王解元請坐。”
李祺掃了一眼王艮平平無奇的臉,心中已然確定這就是歷史上那個王艮,只是不知道為何,本該在江西省參加鄉試的王艮,會跑到應天府來。
王艮。
建文元年舉江西省解元,於次年,即建文二年的殿試中,高中一甲第二名榜眼。
而且他本該是狀元,因為建文帝覺得他長得不好看,便將狀元給了胡廣。
歷史上王艮和解縉乃是好友。
建文四年,朱棣馬踏南京,當時解縉、胡廣、王艮三大才子相聚,解縉、胡廣二人痛斥朱棣,聲稱與朱棣不共戴天,絕不投降,結果第二天就投靠了朱棣,後來同時成為了大明第一屆內閣成員,而王艮在相聚時一言不發,最終卻舉家殉國,為建文帝效忠。
自古艱難惟一死,如果一個人有殉國、殉難的勇氣,無論他生前有過什麼過失,最終都會得到一個正面的評價,況且王艮從不曾對不起國家,反而是建文帝對不起他。
李祺自己雖然不是那種死忠之人,但沒人會厭惡忠貞之人,所以李祺對自己欽點的這個解元,還是相當滿意的。
王艮敏銳的察覺到了李祺對自己有一絲明顯的善意,他不明白,於是他決定遵從本心,直接問,“學士可是曾見過學生?”
李祺沒回答,反問道:“不知王解元登門可有要事?”
“學生自知才疏學淺,此番鄉試本是為積攢經驗,卻幸得學士垂青,超幸拔擢,又出言為學生平息士林輿論,故而登門致謝。”
李祺落下一字,澹澹道:“為國選材,乃是本分,你有治國之才,點你為解元是應當之事。
不過……”
“還請學士指教。”
“不過你雖敏銳通透,有卓絕的才華,於學業上仍稍顯幾分稚嫩,若是明年參加春闈,恐是不逮。”
“多謝學士教誨,學生已然決定不參與明年春闈,待回家再溫書三年,下一屆再考。”
李祺微微頷首:“你是南人,卻能有彌合南北二分之見解,屬實難得,本官愛才,若你願意,可拜入本官門下。”
此話一出,解縉、王艮俱是一驚,需知李祺門生雖多,但目前還不曾收過正式的弟子。
王艮只覺天上掉下了餡餅,幾乎立刻跪在地上,欣然道:“老師在上,學生願意。”
李祺笑道:“你今日且先回去,七日後在公主府中,為師會邀請好友,正式收你為徒。”
王艮只覺如同做夢一般,深一腳淺一腳的走出了公主府,他本來只不過是來感謝一番,沒想到竟然成為了景和公的弟子!
“景和兄,這是要千金買馬骨?”
世人皆知,李祺乃是北方士子領袖,在許多事上都維護北人,以及給北人謀求了許多好處。
但此時李祺卻收了王艮這個南人做弟子,再加上王艮的那篇策問,以及李祺對為什麼選王艮作為解元的解釋,李祺真正的目標已經昭然若揭。
彌合南北、不分地域。
只行以正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