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家五百年

第72章 永樂天下

朱棣喚陳英上前,陳英在建文年間亦被連累貶官,永樂後李祺推薦他起復。李祺立刻知道朱棣要做什麼了,縱然是以他的心智,此刻也不禁有幾分激動,只聽朱棣溫聲道:“朕記得陳卿你在洪武年間擔任刑部尚書,如今又任大理寺卿,想必對舊案相當熟悉了。”

陳英摸不準皇帝裡賣的是什麼藥,但還是回道:“回陛下,正是,臣在刑部任職近二十年,大案要案基本上都在腦海中有所記憶。”

朱棣一看陳英表情,就知道李祺沒對陳英說過韓國公府將要平反之事,這種知進退的保密意識,讓朱棣甚是滿意,甚至就連語氣都帶上了幾分欣然。

“那此事交給卿就再好不過了,洪武年間有胡惟庸舊案,牽連甚廣,乃至於累及諸勳貴之家,胡惟庸案後,前刑部尚書楊靖坐法死,前錦衣衛指揮使毛驤亦坐法死,可知這二人皆是奸邪之輩。

恰恰這二人皆是胡惟庸案的主審之人,朕思及其中難免有錯漏之處,是以朕想要請陳卿重審胡惟庸案,若其中有冤屈之獄,便為之平反昭雪,以彰仁德!”

果然如此!

果真如此!

陳英在皇帝說起胡惟庸案時就已經猜到了皇帝想要說什麼,胡惟庸案有什麼可審理的,無非就是為了給其中的某個人平反而已!

他幾乎控制不住的望向了李祺,李祺眼中亦帶著溫潤的笑意。

景和啊,你終於成功了,我就知道以你的才智,你終有一日能夠為李氏平反!

陳英發自內心的為好友終於達成夙願而開心,亦為李氏能夠真正重返清白世道而欣然。

他重重叩首下去,滿臉鄭重的肅聲道:“臣陳英接旨,此番定不負陛下所託,為冤者梳清冤屈,還一個朗朗乾坤的清白之身!”

朝野內外,誰不知道陳英和李祺關係好,皇帝特意點他為擁有案件複核權的大理寺卿,還讓他負責此案,原來在那個時候,皇帝就已經準備為李祺翻案了。

靖難功臣且不言,那些九卿朝臣以及備為皇帝顧問的朝臣,都非常好奇李祺到底是為陛下立下了什麼功勞,才能夠讓陛下如此的另眼相待。

難道李祺本就和陛下關係好嗎?難道是因為臨安公主的關係嗎?天下人都知道臨安公主只比陛下小几個月,是真正從小一起長大的,感情相當不錯。

可這些都不足以讓陛下為李祺推翻太祖高皇所決之獄啊!

他們自然不知道朱棣宮中問罪之事皆是李祺一手操持,李祺亦是守口如瓶,只當自己從來都沒有做過這件事。

一切榮耀都歸於吾王!這是李祺面對強勢君王的信條,亦是儲存自身的為臣之道。

在議事結束,群臣臨出宮前,朱棣召李祺上前低聲道:“景和,待為你家平反之事過後,方孝孺之事,便提上日程吧,這朝廷之上的江南人也有些太多了,朱允炆是怎麼忍受的。”

李祺微微點頭。

在轉過身後,他陷入了思索之中,果然從北方而來的朱棣,對當前大明朝堂上的局勢非常敏感,朱棣幾次三番的催促李祺動手,已經不僅僅是為了踐踏方孝孺了,其中還包含了他對江南文人的擔憂。

尤其是在他重重踐踏了方孝孺、齊泰、黃子澄三人後,他對於江南文人的擔憂到達了頂峰,他不知道這些文人裡面,哪些人是敵視他的。

一個頂級帝王的直覺告訴他,雖然要用其中的人才,但也必須要狠狠打壓這些人才行,否則日後一定會出問題。

朱棣剛剛來到應天登上皇位不久就已經發現的事情,可朱允炆做了三年皇帝都沒有知覺,這就是兩人之間的差距!一個是歷史排名前列的君主,一個是和亡國之君做一桌的廢物。

“可惜我的時間不夠了,待處理掉方孝孺這一脈後,未來對江南文人打壓的手段,可以交給穆兒去做,他比我更聰慧,定然能夠功成。

這一世不會有清朝了。

可若是沒有江南三大案,豈不是一種遺憾,看看在滿清屠刀中跪下的江南文人,會不會跪在我李氏手中!”

李祺嘴角帶著一絲笑意,卻沒有絲毫的欣喜,而是寒意徹骨,以及濃濃的殺機!——

ps:一萬字結束!兄弟們求月票!明天還是一萬字!衝!

一萬字結束!兄弟們求月票!明天還是一萬字!衝!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