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奧多沒有提要求:
“4月30日案發當晚,縱火者只用了十分鐘就清理完現場,並消失地無影無蹤。”
“且對1號死者的屍檢結果顯示,其左腿存在輕微骨裂,高度為17.7-19.7英寸(大約45-50cm)。”
“這一高度與寬度都正好與汽車前保險槓吻合。”
他給出對案發過程的分析:
“縱火者對1號死者有所瞭解,他提前埋伏在路邊,等待1號死者出現,開車撞倒1號死者。”
“隨後下車將早準備好的汽油淋澆在1號死者身上並點燃。”
“在被我們發現後,立刻駕車離開。”
“現場只有少量汽油殘留,沒有發現盛放汽油的容器,沒有發現點火工具。”
西奧多又往下指了指:
“法醫室剛剛給出對2號死者的初步屍檢結果,2號死者死亡時間與1號死者在同一天。”
“這說明縱火者很可能是當場就殺死了2號死者,並把屍體裝進車裡,運到安那卡斯蒂亞河邊進行拋屍。”
他看向副警監,給出建議:
“你們可以嘗試對案發時間東向的行車進行調查,尤其重點排查前往安那卡斯蒂亞河邊的車輛。”
他提醒副警監:
“這輛車是我們目前所掌握的,縱火者唯一暴露的物理證據,找到它就可以直接鎖定縱火者的身份。”
副警監鄭重地點頭應下。
他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調查方向。
就像西奧多說的那樣,順著往下查,只要找到縱火者的車,就能抓住縱火者。
他問西奧多:
“能不能在縱火者再次作案之前抓住他?”
西奧多搖搖頭,回答得十分篤定:
“這是不可能的。”
他給出解釋:
“我們可以透過對車輛的排查或對2號死者拋屍點的搜查進行調查,但這是個非常耗時的工作。”
“而對縱火者來說,每過去一天,想要縱火的衝動都在成倍增長,他根本不可能忍到這兩方面調查得出結果。”
頓了頓,他強調道:
“如果他能做到,也就不會成為縱火犯了。”
副警監有些失望。
從第四分局離開,西奧多三人返回司法部大樓,正趕上下班時間。
光頭消防員還沒走。
他把那本嶄新的筆記本翻開:
“我給東北區的幾個消防站打過電話問過了。”
“從4月30日到今天,東北區一共發生過三起火災。”
聞言,西奧多三人停下腳步,齊齊轉頭看向他。
光頭消防員翻動書頁,逐一介紹道:
“第一起火災發生在5月1日凌晨03:15左右。”
“位於東北區第8街與本寧路交叉口的傑斐遜汽車修理廠。”
伯尼立刻去找地圖,被光頭消防員叫住。
他拿出早已準備好的地圖攤開,指著上面紅圈標註的地點給眾人看。
這地方離伊芙琳·肖被活體焚燒的地方有些遠,倒是離安那卡斯蒂亞河比較近。
伯尼問他:
“是意外?”
光頭消防員點點頭:
“修理廠的夜班學徒工違規使用焊槍切割油箱,油箱沒清理乾淨,裡面還有殘留的汽油。”
“油箱發生爆炸,把旁邊的煤油桶震倒了。”
“煤油流的滿地都是,火順著煤油到處亂竄。”
“消防趕到現場時,整個修理廠都快燒沒了。”
頓了頓,他繼續道:
“這個是火災現場學徒工親口承認的。”
光頭消防員又介紹第二起火災:
“第二起發生在5月3日晚上21:40左右。”
“位於馬里蘭大道東段的聖馬克教堂收容所由於電線短路引發火災。”
“調查結果是由於流浪漢偷接教堂電線引發的短路。”
他抬頭看了三人一眼,補充道:
“也是經過那幾名流浪漢親口承認的。”
比利·霍克疑問:“幾名?”
光頭消防員點點頭:“至少有七人偷接了教堂的電線。”
“我跟火災現場指揮聊過,他說他很確認就是這些人亂接電線引起的。”
西奧多對素未謀面的陌生人的技術持懷疑態度,問光頭消防員:
“你的判斷呢?”
光頭消防員為同事打包票:
“我沒看到現場照片,報告也還沒出來,但他跟我是同一年加入的消防站。”
“他不會出錯的。”
西奧多對此不置可否:
“年齡並不能代表技術。”
光頭消防員想了想:
“我聽了他對現場的描述,我的判斷跟他一樣。”
西奧多沒有再提出質疑。
光頭消防員介紹最後一起火災:
“最後一起發生在昨天下午,14:20左右。”
“h街198號一家義大利家庭餐館被燒燬。”
“我去現場看過,應該是油鍋起火,點燃了排風管道內壁積累的油汙。”
他合上筆記本,做出總結:
“這三起火災的起火原因都很明確,跟要找的縱火者無關。”
西奧多回想著那15份報告的側寫畫像,對光頭消防員的結論表示贊同。
他看了眼日曆。
今天已經是5月5日,距離縱火者燒死伊芙琳·肖已經過去五天了。
光頭消防員有些擔憂地問他:
“縱火者會不會去其他地方放火了?”
“現在有很多人都聽說我們在調查火災,縱火者會不會也聽到了風聲?”
西奧多否定了他的這個猜測:
“東北區是縱火者的舒適圈。”
“跨區作案會讓縱火者面臨諸多問題,很可能直接暴露。”
“縱火者選擇燒死伊芙琳·肖的位置距離你們的消防站並不遠,而且旁邊就是公寓樓。”
“這個地點很容易被發現。”
“他完全可以把人帶到安全的地方,從容地進行焚燒。”
“但他並沒有這麼做,他依舊選擇就地進行焚燒。”
“在東北區會讓他感覺到自信,一切盡在掌控。”
光頭消防員鬆了口氣:
“那就好。”
“我跟他們打過招呼了,一旦有火災發生,會立刻通知我。”
伯尼提醒光頭消防員,收到通知後記得聯絡他。
送走光頭消防員,西奧多與伯尼驅車前往阿靈頓。
伯尼的房子已經裝修完。
他們到時,裝修公司的人已經在門口等著了。
還是那個看上去木訥古板的中年人。
他把裝修方案遞給伯尼,領著兩人樓上樓下地轉了一圈兒,並進行言簡意賅地介紹:
“這是壁爐,按照你提供的裝修方案做的。”
“這是樓梯欄杆,第一版裝修方案採用金屬欄杆跟胡桃木扶手,後來你對方案進行了修改。”
“這是煙囪……”
“這是臥室……”
“這是廚房……”
只有在fbi對探員居所提出要求的部分,他才會多說兩句。
看完房子,中年人將鑰匙交給伯尼,並提醒他:
“記得更換門鎖。”
“如果有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可以聯絡我們進行改進。”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