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389點紅運,但耿煊並沒有大肆揮霍,一口氣就給自己來個原地起飛。
經過多次嘗試,他現在對於紅運所能達成的效果已有深刻的體悟。
所以耿煊非常明白,即便他有心一口氣吃成一個胖子,他的身體也不允許。
而且,便是那些偏技巧性的、對身體負擔不大的技能,連續提升太多,也會造成“消化不良”,用在消化吸收上面的時間,反而要比逐一掌握來得更多。
今天在完成所有收穫盤點之後,耿煊總共只消耗了20點紅運。
其中十二點,用在了“奼女玄水功”由小成晉入大成之上。
其目的自然是為了晉入淬體第四境鋪平道路。
耿煊的淬體成就,現在已經穩定在了“煉皮六成五,煉肉五成,煉血三成”這個關卡上。
而要從煉血境晉入煉骨境,對淬體成就的最低標準是“煉皮六成,煉肉五成,煉血四成”。
也就是說,耿煊現在距離晉入煉骨境,也就煉血層次還有所欠缺,煉皮、煉肉都已經達標了。
早早晉入大師境的鐵皮功甚至還讓他的煉皮成就超過了標準線。
隨著奼女玄水功從小成晉入大成之境,耿煊感覺自己的身體從“風平浪靜”快速過渡成“波濤激盪”。
在這劇烈的變化之下,煉血層次以完全可以感知到的速度提升著。
可另一方面,這給身體帶來的消耗,也是極其劇烈的。
因為對此早有預料,在對奼女玄水功進行提升之前,耿煊就已經提前吞服了一顆補血丸。
但直到整顆補血丸的藥力都被消化吸收,身體的飢渴感依然還在,沒有完全滿足。
耿煊抱起一罈藥酒,噸噸幹了半斤,這才有了飽腹滿足之感。
這還只是奼女玄水功的境界驟增時的消耗,此後,為了繼續保持煉血層次的快速提升,直到睡覺前,又幹下去了兩斤藥酒。
也虧得他現在的身體素質也有了巨大提升,不然,這一天都只需要喝酒,其他什麼都不能做了。
好在成績也是驚人。
煉血成就直接從“三成”提升到“三成四”。
另外八點紅運,則被耿煊用在了沒羽箭這項暗器投擲技能之上,使其從小成晉入大成境界。
【剩餘紅運:369】
……
這天餘下的時間,都被耿煊用在了對大成境奼女玄水功以及大成境沒羽箭的體悟、消化、以及修煉之上。
次日,在足夠資源的幫助下,隨著對大成境奼女玄水功的深入消化和吸收,煉血成就再次向前跳躍式提升,從“三成四”提升到“三成七”。
代價是整整三斤藥酒的消耗。
此後,又是連續六天,耿煊每天都保持三斤藥酒的消耗,煉血成就一階階跳躍式提升,從“三成七”提升到“四成五”。
至此,大成境奼女玄水功的潛能基本被榨乾了。
雖然若是繼續保持足夠的資源投入,煉血層次還會有所提升,甚至慢慢達到煉血五成。
但這會是一個更耗時間的過程,他也不會再有“可感覺到進步提升”這樣的感受。
意外之喜是,煉血層次的突飛猛進,讓潮汐呼吸法依舊維持在大成境界的情況下,煉肉層次也有了小小的進步,從“五成”提升到了“五成一”。
耿煊終於在數日前就在腦海中浮現的一段資訊上點了確認。
【宿主已領悟《縮骨法》的所有技巧訣竅,身體也滿足掌握這項功法的全部前置條件,消耗三點紅運即可快速入門。】
【是?/否?】
“是。”
瞬間,一些全新的感悟、經驗和技巧湧入耿煊腦海。
在皮、肉、血的層層推動之下,耿煊感覺周身骨骼都在發出輕微的咯咯聲。
周身骨骼似乎在緩緩變熱、發燙,一種說不出是舒服、還是痛苦亦或者古怪的感受湧入心中。
從原理上來說,“縮骨法”和“奼女玄水功”差不多。
核心目的都是對血液亦或者骨骼中的生命元氣壓縮壓縮再壓縮、提純提純再提純。
以此達到“煉血”、“煉骨”的目的。
從立意上來說一脈相承,簡單直接。
最明顯的不同,便是相比於煉血境之時,此刻身體的“胃口”變得更大了。
足足兩顆補血丸,才堪堪滿足了“縮骨法”突然入門所帶來的劇烈需求。
紅運消耗三點,縮骨法入門。
再加上煉血成就快速提升的這些天,耿煊還先後讓“沒羽箭”和“吹箭”都向上提升了一層,全都從大成境提升到了大師境界,各消耗了十六點紅運。
這一下就又少了三十五點紅運。
【剩餘紅運:334】
……
此刻,耿煊也已完成了對大師境“沒羽箭”和“吹箭”的消化吸收。
他終於將目光投向了“地行術”之上。
因為需要,這項技能很早就被他提升到了大成境界,至今還停留在這一層。
這一次,隨著耿煊一口氣燒掉二十四點紅運,地行術終於又向前進了一步,從大成晉入大師之境。
種種全新的、高深的經驗、技巧和領悟湧入耿煊腦海。
在將這些收穫大略清理了一遍之後,耿煊最看重的,卻不是徒手挖土刨石的能力變得更強,速度更快,效率更高,而是那種特殊的感知能力有了更進一步的提升。
此前,從河道之下挖掘一條長度超過五百米的地道,最終實際的出口與他預期的出口偏差只有數米,便得益於這種奇妙的感知能力。
但對現在的耿煊來說,大成境地行術賦予的這種感知能力已經有些不夠用了。
現在,隨著地行術從大成晉入大師境界,這種感知能力有了更進一步的提升,耿煊對這種能力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嚴格來說,這種感知其實是一種“偽感知”,他並非真的具備身在地下深處、隔著厚厚的岩石土層就可以探查到地面上的情況。
一個人先睜眼仔細觀察、記憶了房間中的情況,然後閉上眼睛,根據記憶,可以比較清楚的判斷什麼東西在某個方向。
若是一路摸過去,沿途會遇到哪些障礙,也都會比較清楚,並提前做出規避。
腦海中模擬出來的房間,與現實的房間格局大體吻合,彼此對應。
可若是閉眼的時間太久,移動的步數變多影響到了最初方位的判斷,以及自身與目標之間距離的延長,這種感應便會迅速模糊。
腦海中的房間與現實中的房間也變得越發難以吻合對應。
地行術賦予耿煊的奇妙感知能力,其實就類似於這種可讓他在閉眼之後也能清晰記住房間內的陳設佈局的能力。
即便他自身移動,方位、方向持續變化,他清晰的判斷力也會更加持久。
所以,這種“感知能力”要生效,就需要一個基本的前提,即他對地面之上的地形地貌非常瞭解。
然後當他從某個點鑽入地下深處,即便再也看不見地面之上的任何事物,但他也能清晰的把握住自己與地面之上的相對關係。
由此判斷出自己在地上某片區域的正下方,以及與地面的相對距離,也就是在距離地面多少米的深度,也都有個明確的把握。
不過,隨著他在地下移動距離的增加和方向的複雜變化,這種判斷依舊會慢慢的模糊掉,直至徹底無法與地面對應。
若是去到一個對地面地形一無所知的地下,那這種感知能力也就自動失效。
一番驗證之後,耿煊發現,憑藉自己對常平坊以及康樂集的熟悉,又有自己家裡以及康樂館側門這兩個地下與地面的接點“校準”,在常平坊與康樂集的地下,他基本都能保持比較清晰的方位和深度感知。
比較讓他驚訝的是,當他回想康樂集地下,包括地下黑市在內的,所有他親自探明過的隧洞網路區域,它們與地上康樂集的相對關係似乎也得到了一次校準。
他可以頗為清晰的判斷出,長街的哪段區域,在地下大約多少米的深處存在一條隧洞。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