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萬界之大拯救

第4122章 樂隊的夏天

2008年4月。

一首《燕京歡迎你》引爆內地樂壇,全國各地都在迴盪著這首歌。

一首歌匯聚了兩岸三地上百位明星大咖,能不爆炸嗎?

李傑也出現在了MV裡,劉煥後面登場的人就是他,搖滾圈裡除了他之外,還有許威、鄭均、汪鋒入選。

什麼魔巖三傑,那是過去式。

很多新樂迷都不太知道他們的名字,長安三傑的名號,反而更加響亮。

當然。

鄭均更像是‘湊數’的那個。

他發的歌太少了。

已經兩年多沒有發歌,直到今年,他才發了一張《長安長安》,這是一張極具地方特色的專輯。

和主世界不一樣,他加入了大量的長安地區的民歌元素。

這張專輯在搖滾圈的評價不錯。

此次《樂夏》,他也是評委之一。

四月過後是一個傷痛的月份。

《樂夏》的籌備工作也一度中斷,搖滾圈和流行圈、影視圈一起參加了各種義演。

包括樂夏的選手們,雖然他們名氣不是特別大,但有人出人,有力出力。

心往一處使,力往一處用。

很快。

時間進入六月,從那邊回來的李傑和東方衛視的人碰了個頭。

對方是一位副臺長帶隊,然後節目中心的副主任跟隨,參與後期製作的編導、導演們,也都來了燕京。

街上張臺長,李傑帶著他們一起來到工作室。

不是他的個人工作室。

而是在園區裡的摩登天空公司。

就在前兩年,上面發文,要大力提振文化產業,雖然受益最多的是影視圈。

但音樂圈也跟著受益。

像摩登天空,他們有各種補貼政策,每年還能辦理退稅,產業園區自己本身還有政策。

“張臺,請。”

“你先。”

“你先。”

兩人謙讓一番,最後還是李傑走在了前面。

來了他的地盤,聽他的也正常吧?

小周的那首《動感地帶》不就是那麼唱的嗎?

這首歌在青少年群體裡很火。

如果限定在青少年群體,小周大概能跟他五五開,畢竟,粉絲的受眾群體不一樣。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的偶像。

李傑的受眾群體是75後、80後、85後,90後也有,但數量級跟前三者沒法比。

帶著東方衛視的人在公司內參觀一圈,一行人來到會議室。

今天是開賽前的最後一次確認。

確認第一批嘉賓名單!

眾人陸續就坐後,沈黎揮的助理將檔案分發給在場的各人。

接著。

沈黎揮站到PPT面前進行介紹。

常規的開場後,他對著身後的幕布道。

“《樂夏》採用的是補位制,每一期有八支樂隊,其中,一支是嘉賓,負責開場表演。”

“第一期嘉賓是去年的冠軍樂隊——尋夢樂隊。”

話音剛落,尋夢樂隊幾個女孩的照片出現在身後的PPT上。

對於這幾個人,張臺長他們熟的很。

這兩年全國最火的樂隊之一。

出圈火的那種。

如今,全國各地都辦起了大大小小的音樂節,雖然規模、影響力都不能跟草莓音樂節、迷笛音樂節相提並論。

但。

以小見大。

音樂節遍地開花,確實是一個好現象。

那些新人樂隊至少有了一些暴光渠道,能來一點點通告費,不至於窮搖、窮搖。

宣傳專輯也有了固定的渠道。

畢竟,大多數去音樂節現場的人都是搖滾樂迷,向他們宣傳是成本最低的方式之一。

“接著是第一支參賽樂隊——逃跑計劃。”

“嗯?”

張臺長看到主唱的臉有點眼熟,驚訝道。

“這個人是不是參加過上一季?”

“對。”

沈黎揮點了點頭:“他們去年是以孔雀樂隊的名義參賽,不過,後來這支樂隊的人員進行了調整。”

“現在他們改名叫‘逃跑計劃’,符合節目組的條件。”

“嗯。”

張臺長微微點頭,能進入到最後一輪名單的樂隊都是‘嚴選’,不會有什麼問題。

“然後是Joyside。”

這是一支新朋克樂隊,以現場聞名。

很嗨。

非常嗨。

很會調動氛圍。

旋即。

其他幾支樂隊依次被報出。

後海大鯊魚,電氣搖滾風格,這支樂隊和尋夢樂隊類似,主唱都是女的。

不過,吉他、貝斯、鍵盤、鼓手都是男的。

跟Joyside樂隊不一樣,後海大鯊魚的主唱唱功更強,颱風更穩健,他們簽約的是迷笛。

走的是獨立樂隊路線。

沒有太多的曝光。

第四支樂隊,聲玩樂隊,不是聲音玩具,他們來自搖滾重鎮金陵,是當地很有名氣的新人樂隊。

雙吉他手配置,是一支金屬搖滾樂隊。

不是重金屬。

那種風格和國內的文化氛圍不太搭。

他們的那首《明天你依舊在我身旁》,傳唱度很高,在當地的音樂節,都是壓軸曲目。

第五支樂隊。

刺蝟樂隊,流行搖滾樂隊,來自益州,在當地也是小有名氣。

後面的達達、重塑雕像、果園樂隊分別來自杭城、申海、長安,都是新人。

說是新人,其實也不太對。

他們都發行過錄音室專輯,有實力,名氣不大,缺少曝光渠道。

他們參加樂夏是雙贏。

他們能獲得曝光,節目組能收穫到一批優秀的選手。

其實。

如果不是東方衛視找上門來,第二季樂夏本來是要到2009年才會舉辦。

沒辦法。

即使經過多年的‘培育’,國內的搖滾樂還是一顆小幼苗。

如果薅的太快,李傑擔心把苗子薅禿了。

但。

電視臺上門的機會很難得,這兩年,網際網路雖說在高速發展,不過,電視臺仍然掌握著主流話語權。

很威。

所以,提前辦就辦吧。

大不了改一下賽制嘛。

改成《我是歌手》那樣,每輪比拼,第一場可以唱自己的代表作,第二場考驗改編能力。

後面是原唱、改編輪流來。

專業評審+大眾評審+觀眾投票共同決定勝負,有觀眾投票,也就意味著需要直播。

不直播怎麼互動?

虛空捏造嗎?

三項評分的佔比是專業評審30%,大眾評審40%,最後的40%是觀眾投票。

其他節目怎麼樣,李傑不敢保證。

但。

《樂夏》絕對沒有那些亂七八糟的事。

公平、公正、公開。

在節目開始前,他們就跟東方衛視商量好了,這是雙方合作的前提。

如果後續電視臺要干預,那是要賠錢的。

很快。

所有名單過了一遍,摩登天空沒問題,東方衛視那邊也沒有問題。

名單定下後,後續的行動特別快。

邀約、彩排、節目組的架子,迅速拉了起來。

有了第一次的經歷,這次製作組準備更加充分,財大氣粗的東方衛視大手一揮。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