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率的微量提升,坐實了林源一直以來的猜想:
b級及更高難度的動作戲,一定是超出了常人想象的驚險,那麼想要完成這樣難度的動作戲,是不可能全依靠屬性的。
畢竟系統不會把自己真的變成一個超人,否則自己能不能成動作巨星不好說,先被大國科研機構抓去當小白鼠研究是肯定的。
因此,他必須掌握更多的技能,才能真的提高成功率。
林源所有的戲都拍完了,張紫玉幫他訂了明天的機票,和他來時自購經濟艙不同,返程時是頭等艙。
剩下的這點時間,林源沒有再出遊,該給朋友們帶的禮物,張紫玉也幫忙準備好了。
所以他乾脆待在劇組,認真的觀察拍攝工作,也算是積攢點經驗。
看著整個劇組工作人員忙進忙出,充滿熱情的工作狀態,林源看的很入神。
辰龍剛完成了一場戲的拍攝,從片場中離開,向著林源這兒走來。
“電影就快拍攝完了,你對《尖峰時刻2》有信心嗎?”辰龍問道。
“我相信一定不會有問題。”
林源的回答很堅決,並不僅僅是因為他能預知未來,而是這些天他觀察到了劇組的工作狀態,給了他很大啟發。
辰龍有點意外,笑著問道:“哦?你這麼有信心?”
“我雖然不太懂執導拍攝,但是我略懂怎麼看團隊,看到他們的工作狀態,我就知道沒問題了。”
“怎麼說?”
辰龍雖然對自己的電影很有信心,但不妨礙他想聽聽,作為半個局外人的林源看出了什麼。
“我也參與過其它電影的拍攝,以我的經驗,團隊成員的態度很多時候決定一部電影的成敗。
如果大多數劇組成員,都抱著我要把事情做好的心態做事,那電影成功率就會大增。”
辰龍點點頭,他知道林源說的沒錯。
如果每個人都願意多做一點,原本70分的電影就會變成80分。
反之原本70分的電影,最終就只剩下60分。
這一正一負的偏差,就是決勝的關鍵。
辰龍當然明白這一點,他拍攝每一部電影,都是不惜砸重金激勵團隊。
就是為了讓他們願意發自內心的把公司的產品,當成自己的事做。
“雖然團隊的利益繫結在一起了,大家不太會偷懶。
但難免會有人划水濫竽充數,怎麼判斷他們就真的盡心了?”
辰龍又笑著問道,他發現林源比自己預想的更有眼力。
“大哥你考我?那我就說說看法。”
“劇組成員很多時候無意識的語言行為,都會暴露出他們的心態。”
“如果你的劇組成員總問你:我這個工作做完了,你看看行不行?”
“那大機率他就沒盡心,他是以一種完成任務的心態幹活的,他對自己的工作成果好壞沒概念,只是做完了工作就來看你接不接受。”
“你說他的工作成果ok,他就交差了,這事就糊弄過去了。如果你說不行還有問題,那他再多使一點勁做到讓你勉強接受。”
“真正盡心的人,會先在他的能力範圍內做到最好,然後還會動腦子琢磨我能不能做到更好?他們會經常問你:我覺得還差點意思,你幫我一起想想。”
“這兩種交流方式,折射出來的心態有著天壤之別。很幸運,《尖峰時刻2》是後者,所以我很有信心。”林源總結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