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唐教授快說出來,是什麼問題?”林炬連忙問道,唐偉天拿出一個筆記本,邊寫邊說起來:“一般而言火箭是根據載荷目標設計的,比如說我要打多少公斤載荷去近地軌道還是去太陽同步軌道,還是去月球等等,目的不同即使起飛質量差不多結構差異也會很大。
你們的火箭如果稍稍增大箭體直徑到3米,起飛質量擴大10噸左右,至少能把近地軌道運力提升四倍到1.6噸而不是現在的400公斤,這隻能說明設計者的目的其實不是近地軌道。
但是我計算了它的太陽同步軌道和地球同步軌道、靜止軌道都不太對,都不像是設計得到軌道目標。
這枚火箭的設計很成熟,不是為了特殊的目的沒必要特意犧牲如此多的運力,你看現在的新遠一號其實要浪費20%左右的燃料,只需要小小改動上面級和一級的質量分配就能獲得翻幾倍的運力提升,我不相信它的設計者想不到這裡。”
“對啊,我原來覺得可能是第一次試射比較保守,但這保守地過分了吧.”
周瑞等人也紛紛附和,他們也是一聽就懂。
林炬聽的心中一凜,連忙在心中問系統,系統很快就給出了答案。
系統給的圖紙來自無數個平行時空的人類,每個地球都有一定差異,火箭設計時也不一定就是為了在地球發射。
而系統沒有修改能力,只能找近似能滿足要求的火箭,於是就把dx-1甩了出來。
所以很顯然dx-1的設計發射地絕不是地球也不是地球軌道,才會導致現在的運載能力嚴重縮水。
這種錯誤在行家看來就一頭霧水,明明箭體設計不錯,怎麼就會有這麼低階的錯誤呢?林炬心中思路飛速運轉,好半天才編出了個解釋:
“咳,是這樣的唐教授,您也知道這個……火箭的設計其實跟阿美航天局有一點點關係。”
見唐偉天和周圍其他人都露出了“原來如此”的表情,林炬才好繼續編下去:
“其實新遠一號是從阿美宇航局助推器的廢案上改的,又考慮到我們沒經驗,所以倉促之間用了最保守的改動,就是怕出現故障。”
這個解釋成功忽悠了眾人,這樣就能解釋了,因為新遠一號原始設計壓根就不是打衛星的火箭。
“原來如此,果然是阿美宇航局,他們設計經驗是真的豐富,改動的人肯定水平不怎麼樣,這改的過分保守了。”
“是啊,這麼優秀的煤油機居然也廢棄了,實在是太看不起人了!”
在林炬親口承認技術來源是阿美后,尤其是六院的人不淡定了,對自己的懷疑也減輕了許多。
畢竟是半個世紀前就登月的阿美,他們有這樣先進的設計實在是情理之中,看不起120噸級煤油發動機也符合他們的高傲和自信。
見自己終於圓了過去的林炬大鬆口氣,連忙轉移話題,將眾人注意力轉移到火箭發射上來。
上午10點55分,發射前5分鐘,最後一輪自檢無故障透過,郭申請示林炬後批准發射程式正常進行。
在網路直播室裡,5分鐘倒計時開始跳動,影片的彈幕急速增加鋪滿了畫面。
此時各大平臺統計的觀看人數已經超過20萬,不過最活躍的卻是幾千南機院的學生。
畢竟學校要是靠此升重點,他們的畢業證也是跟著水漲船高。
林炬看了眼膝上型電腦上飄過的彈幕,大致都是“南機院666”“這衛星我也參與了”“給學長點贊”“華國航天加油”“新遠拖拉機廠no.1”等,都在期盼著火箭發射成功。
“發射前60秒!”
發射塔架的廣播發出提示音。
“發射前30秒!”
“發射前20秒!”
此時全部圍觀人員都明白了接下來就是最後倒計時,紛紛在心中默默數數,不再交談。
“10,9,8……”
“3,2,1,點火。”
“主機點火。”
最後一聲落下,直播放大鏡頭中火箭底部先是冒出一縷白煙,然後一束火苗急速擴大。
在尾焰擴大而火箭離地之前,四周擴散的煙霧幾乎籠罩了整個箭體,給人的感覺像是爆炸前的煙霧。
不明真相的圍觀群眾都是心中一緊,但隨後白色的尖錐就從煙霧中露出,並帶著其後的箭體越來越快地離開地面。
此時火箭發動機的咆哮聲才傳到眾人耳朵裡,雖然只是一臺120噸級的發動機,但強大的衝擊力讓人感覺像是地震一樣。
新遠一號在眾人的視野中快速升高,穩穩地向天際飛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