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毅憂心忡忡地道:“我剛收到訊息,錢塘朱治即將親率大軍攻伐仁城,屆時混戰之下,局勢再非我一人所能掌控,此間百姓恐會遭受一場大難。”他臉上的憂慮倒非全是裝出來的,朱治擺出的這副架勢著實有些超出了他的預估。
在判斷朱治是否出兵以及出兵多少的問題上,嚴毅多少有些參考了朱治的歷史軌跡。
歷史上的朱治在孫策渡江前一直表現得很安靜,直到孫策平定劉繇後,方才開始用兵。
因此嚴毅認為朱治不會為了一個仁城付出太大代價,只要自己擺出破釜沉舟的架勢,就能將其嚇退。
但是現在從蒐集到的諸多情報來看,朱治恐怕是要和他玩命了。
短短几天時間,這廝麾下部曲居然擴張到了七八千人!嚴毅意識到不能再根據歷史推斷朱治的行為了,事情已經超出了他的預估和掌控,這場戰爭的規模和波及範圍可能會迅速擴大。
他開始察覺到了一絲危險。
“這可如何是好?”盛慎臉上露出一絲急色,他深知戰爭一旦失控,交戰雙方可不會去管百姓死活。
嚴毅嘆了口氣:“盛公,我只能保證我的部曲儘量不擾亂百姓。”
盛慎心裡咯噔一下,心想你的保證有個屁用,他已經活了六十歲了,看待問題要比年輕人成熟和現實很多,否則也不會在嚴毅善待百姓的名聲已經傳遍周圍郡縣的情況下,依然連夜過來要一個承諾。
他耐著性子問道:“少君可有什麼法子庇護此間百姓?”
嚴毅沉默了一會,沉吟道:“辦法倒有一個,只是不知盛公是否願意”
盛慎臉上的皺紋擠在一起,沉聲道:“少君請說。”
嚴毅緩緩道:“為今之計,只能是盛公先帶著百姓去他處避禍,等這裡的戰事結束再回來。”
盛慎一聽,心裡頓時就明白了,嚴毅是要他帶著百姓去烏程或運城避禍。
兩人皆是心照不宣,清楚對方的打算和顧慮。
嚴毅攻伐仁城,其目的無非是為了仁城的土地、人口和財富。
在戰事隨時可能出現變數並且無法確保勝利的情況下,他就不得不開始考慮退路了。
若是能將仁城的百姓大量遷往烏程和運城,就能先確保一部分戰爭收益。
並且盛慎也是他看重的人,雖然年紀大了,不知道還能活幾年。
而對盛慎來說,他如果答應嚴毅,立刻就會導致上千戶百姓背井離鄉,這不是一件小事。
盛慎考慮良久,聲音有些嘶啞地道:“此事事關重大,請容我考慮兩天。”
嚴毅態度誠懇地道:“盛公若是同意,我會派出部曲沿途護送百姓,並保證百姓的生命和財貨安全,百姓在仁城的田宅若是出現損毀,日後我也會給予一定補償,請盛公相信我的誠意。”
盛慎點了點頭,神態有些疲憊地站了起來,告辭離去。
嚴毅朝姒青吩咐道:“帶上二十騎,護送盛公回去。”
姒青領命,緊隨盛慎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