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就曾對鄉三老的擔任者做了明確的規定,要求各鄉置三老一人,由年五十以上、有德行、能帥眾和為善者擔任。
到了現在,由於戰亂導致漢廷中樞對地方的控制減弱,地方自治的重要性凹顯,鄉三老的作用就更加顯著了。
除了鄉三老以外,孝弟和力田也是鄉中重要的職位,同樣由深具民望者擔任。孝弟的職責是教導百姓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力田則是最基礎的農官,負責鼓勵和引導百姓勤於耕作,安守本業。
這三個職位,都是漢廷在鄉中設立的道德楷模,地位很高。鄉三老是每個鄉都必須設立的,孝弟和力田有時設,有時不設。
運城人口不多,依照漢制,並不需要設立孝弟、力田,但嚴毅認為基層組織的設立不能由人口多少來決定,於是將此二職也設了起來。
鄉三職設齊後,組織固然更完善了,但他的工作量也加大了,原本只需要接見三人,現在卻變成了接見九人。
等到九人一一接見完畢,已是下午申時,眼看天幕轉暗,夜色就要籠罩下來,嚴毅遂下令返回運城。
騎隊在城門將要關閉前進了城,回到城南嚴府時,天色已經完全昏暗下來。
嚴毅讓曹秋等屬官各自歸家,自己則帶著殷離等親衛死士行往後院。
一名察事監的門下督帶著兩名隨吏,正在後院北側的穿堂焦急等候,看見嚴毅大步行來,連忙解下後背的皂囊,從囊中取出一卷帶有封泥的簡牘,高高捧起,朝嚴毅拜道:“門下督原隨拜見少君,這是裴君命卑下送來的急信,請少君過目。”
門下督是負責察事監內部安全的官職,有時候也負責傳遞文書。
“裴寂在這個時候送來書信,莫非是有什麼要緊事?”
嚴毅心中閃過一絲好奇,從原隨手中接過簡牘,一邊揭去封泥,一邊朝後院的雲錦閣走去。
不一會,雲錦閣翼角高翹的飛簷便已映入眼簾。
大部分親衛隨即止步,只有殷離等十餘名死士仍隨在嚴毅身側。
快到雲錦閣時,殷離等人也不再跟隨,都在閣外巡守。
嚴毅還未進入閣內,鼻端香風陣陣,周宓和幾名婢妾已迎了出來,裙袂飄飄,素拜行禮。
一時間,鶯鶯燕燕,麗人環伺。
周宓昨晚與嚴毅幾度春風,早晨醒來時,嚴毅已經離去,她苦等了一日,方才再次見到,想到昨夜種種,臉上不禁泛起淡淡的紅暈:“少君在外奔波了一日,可曾用過晚膳?”
“已在城外吃過。”嚴毅牽著她的手走入閣內,解下腰間佩劍,遞給一名婢女,然後在北側榻席坐下,吩咐道:“將燈架擺過來一些。”
一名婢女連忙將青銅燈架向榻席處移近兩步,燈架上的十多盞油燈都已點亮,照得榻席周圍亮如白晝。
周宓等女知道他有公文要看,都走到了一邊。
嚴毅在燈下展開簡牘,看了幾眼,臉上先是閃過一絲恍然,接著又露出幾分喜色。
簡內說的是尋賢訪才一事。
一個月前,他曾結合前世記憶,將那些存在招攬可能的人才一一列舉,命裴寂散佈人手,四處尋訪,如今總算是有訊息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