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江東從此無鼠輩

第85章 河渠工程

檢視過田畝後,嚴毅又帶人馬不停蹄地趕往九曲河。

運城的田畝太少了,只有長水和九曲河兩岸的河畔之地才適合種植。離河較遠的地方,田畝就很難得到有效的灌溉。

必須築溝修渠,擴大河水的灌溉面積,才能大量增加運城的田畝數。

不過修築河渠不止是沿著河岸挖掘溝渠那麼簡單,事先必須經過仔細勘探和規劃,因地制宜,制定好恰當的水利方案,才能實施。

實施之後,還要經過春汛和夏汛的檢驗,方能證明工程質量是否合格。

如果檢驗失敗,對主政者的威望將會造成嚴重的打擊。反之,則會給主政者帶來巨大的聲望。

因為興修水利在這個以農業為主的時代具有特殊的戰略意義,那些有名的水利工程,比如鄭國渠、都江堰、靈渠、京杭大運河等,更是被視為整個農業社會發展的標杆。

一個政權如果能夠成功完成一項水利工程的修建,說明這個政權在各個方面都已經具備了較強的組織能力和資源調配能力,說明主政者在當地的力量和威望已經達到了較高的層次。

除此之外,每一項水利工程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錢財,一旦出現什麼紕漏,其損失可想而知。

因此,雖然長河和九曲河的溝渠灌溉只是一個很小的工程,但是嚴毅仍是表現出了絕對的重視。各種錢財、人力、物資的調動準備不說,光是河渠的修建方案,都是他動用了嚴白虎的關係,不遠百里去徐州下邳請陳登設計的。

陳登在陶謙主政徐州時,曾擔任典農校尉,主持了多項水利工程的修建,在這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麾下的水利人才也很多。所以,設計一個河渠的修建方案,對陳登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

他甚至對嚴毅派去的使者說:“你家縣君年少志遠,才略過人。初掌一縣,便能做到以民生為本,輕徭薄賦,興修水利。我又豈能貪圖他這點工料錢呢?就當是我為運城的百姓稍盡綿薄之力吧。”

於是將使者奉上的五十萬設計工料費盡數退還。

陳登對嚴毅表現出來的善意,自然不是像他說的這麼簡單,而是和當下的政治局勢有關。

去年,揚州刺史陳溫去世後,袁紹遣袁遺領揚州刺史,有經略揚州之心。但袁遺在上任途中,遭到同樣窺視揚州的袁術襲擊。袁遺敗逃沛國,為亂軍所殺,袁術則立即任命陳登堂叔陳瑀為揚州牧。

但是當袁術在兗州爭奪戰中敗給曹操,逃往壽春時,當時佔據壽春的陳瑀卻拒絕接納袁術,二人進而兵戈相向,陳瑀最終遭到袁術驅逐,逃往下邳。

自此以後,下邳陳氏和袁術的關係就徹底決裂,而陳氏效力的陶謙也和袁術有著明顯的利益衝突,因此陳登十分厭惡袁術。

陳登曾公開評價袁術‘驕矜縱恣,並非治亂之主’,日後更是不斷離間呂布和袁術的關係,使呂布和袁術徹底決裂。

正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近日與吳景暗中交鋒的嚴氏自然就成了陳登交好的物件。

而嚴毅的一系列軍事和政治行為也陸續傳到了陳登耳中,對擅長在軍事行動中運用計謀和重視民生的陳登來說,嚴毅的行為非常符合他的胃口,頗有惺惺相惜之感。

如此也就不難理解,陳登為何願意無償為嚴毅設計河渠修建方案了。

按照陳登的回信所說,再有十餘日,他派出的匠人就將抵達運城,而這差不多也是春耕快結束的時候,屆時嚴毅就可以從結束春耕的百姓中徵召人力,開始修建河渠。

而在這之前,河渠修建的準備工作就已經緊鑼密鼓的展開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