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三日午時,運城以西二十里。
金色的陽光灑在廣袤的原野上,微風輕拂,草浪起伏,幾隻野兔悠閒地在草叢間跳躍,鼻子輕輕抽動,用小巧的門牙啃食著鮮嫩的草葉。
突然,遠處傳來一陣低沉而整齊的腳步聲,彷彿大地在微微震顫。野兔們警覺地抬起頭,耳朵豎得筆直。
腳步聲越來越近,伴隨著金屬鎧甲摩擦的輕微聲響,一支軍紀肅然的軍隊出現在視野中,如同一股不可阻擋的洪流,滾滾向前。
幾隻野兔驚慌失措,顧不得啃食了一半的嫩草,後腿一蹬,閃電般竄入草叢深處,消失無蹤。
嚴毅騎著戰馬,在上百名鐵騎護衛下,統領軍隊向西而行。
這支軍隊是他親自統領的中軍,由六百名重灌步卒、六百名輕裝步卒、六百名弓弩手和六百名精銳鐵騎構成,麾下領兵之人囊括了徐盛、陳敢、李醜、樊毅、趙錯等一眾悍將。
在中軍的東西南北四個方位,大約四五里開外,各有一支六百人的部曲在同時行軍。
整支軍隊由前、後、左、中、右五支部曲構成,共計四千八百人,連同輜重營在內,已經超過六千人。
這便是嚴毅用運城繳獲的大半錢財,在嚴白虎傾力支援下打造的精銳之師了。
僅僅是從吳縣、餘杭、海寧、海鹽等地緊急採購的鎧甲、馬匹、刀矛、弓弩、盾牌等軍械,就花費了八千萬錢,運輸軍械的隊伍在數城間穿梭來往,絡繹不絕,吸引了大量商賈船隊蜂擁向錢塘灣,將錢塘港擠得水洩不通。
如此大規模的一次性豪購,堪稱江東近年來少有的龐大交易了,讓一眾軍械商賺得盆滿缽滿。
此次軍購過後,嚴白虎方才弄明白,嚴毅到底在運城搜刮了多少錢。
虧他還以為此子孝心可嘉,為他送去不少繳獲,此時才知道自己是被當成乞丐打發了。
不過這些錢財都是被嚴毅用來補充軍械,是用在正事上,他除了笑罵幾句外,也只能捏著鼻子樂見其成。
兒子的部曲,不就是他的部曲?嚴白虎是懂得自我安慰的。
許貢、許昭、王朗等人在震驚之餘,也是樂得合不攏嘴,因為大部分軍械商的幕後之主,實際上就是他們幾家。
除了他們,也沒有誰敢在吳郡和會稽如此大張旗鼓地販賣軍械了,須知在大批次的軍械買賣中,錢貨上的交訖只是第一步,賣主有時候還需要負責運送,沒有這幾位的首肯,如此多的軍械,怎麼可能安全送到運城。
嚴毅對這一點心知肚明,但是沒辦法,誰讓嚴氏沒有自己的礦山,不能開採銅鐵呢?誰讓嚴氏沒有成規模的軍械作坊呢?
嚴氏所有的軍械,幾乎都是外購,他也無法在短時間內改變這一點。
就當是在鄒他一事上,給那幾人的甜頭吧,以此換取他們的支援。
嚴毅是一個捨得投入的人,當初一窮二白的時候,就敢花三百萬錢收買萬秉,如今正是勢力擴張的緊要關頭,就更不會吝嗇那點錢財了。
如此大的一筆錢砸下去後,運城的繳獲除了糧秣等物資外,基本就快清空了,換來的則是裝備精良的五千軍。
這五千軍除了訓練不足和缺少領兵之將外,無論哪方面,在江東都堪稱一流。
用這樣的一支軍隊征伐鄒他,足以立於不敗之地了,若是野戰,一戰就可將鄒他擊潰。
行軍途中,志得意滿的嚴毅開始頻頻對鄒他施壓。
正所謂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