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江東從此無鼠輩

第2章 領兵之將

嚴毅離開白虎堂後,徑直去了書房。

書是君子六藝之一,也是在這個時代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藝,文而不武則弱,武而不文則蠻,讀書可謂是立身的根本。

這具軀體的原主也是受過學的,只是貪玩好動,難以專注於,因此學而不精,隨著魂消日久,一些有關學識的記憶便漸漸變得模糊起來。

嚴毅自然不會任憑這些學識白白流失,每天都會花上一兩個時辰讀書練字,鞏固記憶。

書房內,深棕色的書案上整整齊齊地迭了二三十卷簡策,每卷簡策都被人細心地做了分類,放置書籤以做辨識。

嚴毅在柔軟的塌席坐下,耐著性子讀了一會論語、毛詩,又翻閱了幾卷漢書,最後取出一卷嚴白虎派人抄錄的月旦評,興致盎然地看了起來。

月旦評乃是汝南許劭、許靖等人所創,以品評人物、詩文字畫為題,在中原地區蔚然成風,影響極大,一言可令人身價倍增、世俗流傳,也可一言令人聲名掃地,遭人鄙夷。

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品評曹操的那句“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了。

許劭此時正在徐州避難,月旦評的品評物件便轉向了徐、豫、揚三州,成為嚴毅瞭解江東人物的渠道之一。

“將乃軍之魂,無魂之軍,如同行屍走肉,治軍的第一步,是要先把領兵之將確立下來。”

認真看完這一期的月旦評,嚴毅有感而發,在書案上鋪開一張暗黃色的楮紙,磨好硯墨,手執毛筆,在紙頁上緩緩寫下甘寧、太史慈、諸葛亮八個字。

楮紙紙張粗糙,書寫不夠清晰,也不易儲存,常常被他用來練字。

望著紙頁上微微散發墨香的潦草字型,嚴毅眼中射出深深的渴望,注視良久後,微微一嘆,提筆將字塗去。

“甘寧在巴蜀反叛劉璋,為劉璋所逐,現在應該是在逃往荊州的路上,太史慈也要一年後才到江東”

“明年,諸葛玄便會就任豫章太守,諸葛亮也會隨他一同前往,若是招攬不成,是囚?是殺?”

嚴毅一邊思索,一邊練字,又一一寫下週瑜、劉曄、華歆、賀齊、陳武、虞翻、周泰等一連串名字。

等到紙頁上密密麻麻地寫滿了幾十個名字,他才愕然發現,居然沒有一個有望招攬的物件。

就連那些前世玩遊戲時看不起的三流武將,此時對他來說,儼然也是求而不得的存在。

良禽擇木而棲,嚴白虎出身低微,德薄望淺,轄地不過一縣,這些人又怎麼會看得上呢?嚴毅的臉色既黯然又無奈,心裡油然生出一股壓力。

“算了,飯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先在烏程徵召幾個可用之人再說。”嚴毅起身在書房來回踱步,眉頭不自覺皺了起來。

要說烏程有些名氣的將領,無非嚴白虎和嚴輿兩人。

除此之外,似乎.沒了?

嚴毅心裡一陣吐槽,思索再三,重新取來一張楮紙,循著原主的記憶,在紙上寫下幾個對他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姒青、陳敢、範偃.“姒青,原主的扈從,據說是越王勾踐的後裔,不過勾踐已經死了六七百年,此人除了在幾個山越小部族裡有些名氣外,地位連寒門都不如。”

“陳敢,原是嚴白虎麾下的一名軍候,攻伐烏程時輕敵冒進,陷入重圍,突圍後親自斷後,斬首一二十,身遭重瘡而未死,戰後降職為屯長。”

“範偃,曾為長沙郡吏,其弟殺人,連累其母被拘於亭舍,母死於舍中,範偃怒而殺亭長及以下十餘人,逃亡江湖,依附長沙人區星反叛,為孫堅所敗,輾轉投奔嚴白虎,任別部司馬,戰功卓著,但因整肅冒領軍糧一事得罪了嚴輿,被嚴輿免去軍職,受城旦舂刑。”

嚴毅一邊篩選記憶裡的資訊,一邊從櫃槅取出火鐮和燧石,生起一股火苗,將楮紙點燃,放入地上的一個瓷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