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諸天,躺贏證道

第356章 取經眾等入靈山,雷音寶剎拜世尊

出了天竺都,過了銅臺府,又跨地靈縣,再上大陸,便近了西方佛地。

這靈山腳下地界,果與他處不一樣。

道路兩旁不少見甚麼琪花瑤草、古柏蒼松。

只說取經眾等所過地方,各處家家向善戶戶齋僧,每逢山下人修行,還能得見林間客誦經。

端的是一片祥和繁盛之景。

那唐僧雖然是肉眼凡胎,遠觀不到那靈山聖地,但卻也察覺出此地不同,復看向大徒弟行者。

“悟空啊,我看此處果是不凡,果是人間樂土,前方可是近了靈山聖地?”

唐僧路上,也沒有少詢問過悟空。

只不過悟空從來不說,只說是快到了快到了,且繼續往前走便是。

而這次,悟空卻笑道:“確實如此,只看吾等腳力,若是快些,一二日便能到。若是慢些,也不過三五天時間。”

此話一出,只說那唐僧感慨萬千,竟是哇的一聲哭了出來。

三個徒弟見狀,也能理解這唐僧。

畢竟唐僧不過肉眼凡胎,能走到今日著實不易,也該讓唐僧鬆口氣了。

只說良久之後,那唐僧的哭聲方住,看著安慰他的三個徒弟,有些不好意思。

“為師失態,為師失態。”唐僧連忙道。

悟空笑道:“靈山聖地在眼前,師傅屆時上了靈山,萬萬不可做這般姿態了。”

“為師省的,只是一時感慨,故此有剛剛那般姿態。”

如今的唐僧,自是有道高僧,言談心性,比之剛剛踏上西行路之時,不知曉強了多少倍。

只說是還沒有修行命功神通,但凡入了正道,降服五心用不了多長時間。

八戒不解道:“這有甚感慨的,一路走來也不過十餘年罷了。”

唐僧聞言,只是笑道:“八戒,你等和悟空、沙僧,俱是活了千百年的神仙人物,為師不過是凡俗僧人,至今也剛過不惑之年。”

“一路行來,十餘載寒暑,為師常常擔憂,若是半路身死,取不得真經,有負菩薩和陛下所託該當如何?”

“尤其是那當初在鎮海寺的時候,為師病的厲害,是真覺得活不過三五日了,就要寫下遺囑,教你等繼續取經,好尋一個正果,算是給你等也有一個交代。”

“好在,這一路行來,還算是安穩。”

見唐僧這般說,悟空笑道:“師傅你有所不知,你這袈裟錫杖,俱是不凡,只說手持錫杖,身著袈裟,百病不侵,萬災不墮,閻王老子可不敢收你。”

“便是不著袈裟,不持錫杖,師傅你當初也吃了草還丹,有壽數四萬七千載,乃是個人仙哩,更不會病死。”

聞言,唐僧詢問道:“百病不侵,那為師當初為何還會生那一場大病?”

八戒和沙僧聞言,也十分好奇。

悟空笑道:“當初不好明說,今日便告知師傅,你前世乃是靈山一大法師,轉世人間歷劫。”

“此般生病,蓋因你浪費靈山一粒米,故此當有今世三日大病,此乃累生累世的因果也。”

“原來是這般,不曾想,我這般凡僧,竟然也有這般來歷。”

唐僧忍不住感慨。

悟空笑了笑,道:“真個尋常人,怎能撈到取經的好事?”

“這取經,乃天大的福緣,海深的善慶。”

“俺老孫乃是太易天大德初始門下,又是天生的神聖。”

“八戒乃東方上帝的門下,實乃大羅天正統。”

“沙僧更是被天尊點化,這才昇仙做了捲簾大將,乃一等一的好職位。”

“也就小白龍的來歷差了些,故此作一個馬,成一個揹負取經人的功果。”

悟空這般言說,忽然叫唐僧心中鬱郁。

這生來平凡者,莫非就和福緣善慶無關嗎?

悟空自是看出來唐僧在想什麼,笑道:“師傅,且說這一路行來,我等吃了不少人家的齋飯,日後你若是成佛,當得如何?”

“自是照拂,有恩當償,此非天經地義?”

唐僧理所當然說完,忽然間就反應了過來。

這天大的好事,普通人難以摸得著,但只消說那人家向善,總有累生累世的福報。

“正是此理,這般天大的福緣善慶,在我等身上才是個福緣善慶,換成其他人,怕是早死在半道兒上了。”

悟空回想起來當初的那陰陽二氣瓶之苦。

若非是得了伯陽先生的福佑,怎能活下來?

沒有人幫你承擔著,這天大海深的福緣善慶,早就把人給壓死了。

取經眾等交談間,腳下不歇,馬力不停,且向著那西方而去。

兩三日時間眨眼得過,那隻說轉過一地,唐僧遠遠望見一道觀樓閣。

只說那道觀,數層傑閣,高有百尺。窗軒吞宇宙,棟宇接雲屏。端的是真堂談道地,靈宮寶闕閣。

“不曾想,這般佛家聖地,也有一道家好去處,真乃三教原本是一家矣。”

唐僧聽聞悟空這般言說,忍不住翻了個白眼。

三教原本是一家,那是對太易天老祖這般人物而言。

且說無極大德之下,就算不是個打生打死,也相看兩厭。

“我說師傅,靈山到了,你怎個還不下馬?”悟空看向唐僧。

唐僧一愣,慌得下馬之後,這才詢問道:“悟空呵,可不要唬為師,為師怎不曾得見那靈山所在?”

悟空聞言,解釋道:“靈山乃聖地也,怎在凡間可見?”

“師傅可看見那道觀否?那便是玉真觀,乃靈山腳下的聖地。”

“想要入得靈山,就須得從玉真觀穿行而過,如此方能得見。”

“在那玉真觀中,有一位金頂大仙也。”

“我等想要上靈山,須得拜會這位大仙。”

聽聞悟空所說,那唐僧便連忙雙手合十:“如此,我等這就前往拜會。”

只說取經等眾靠近那道觀,只見一道童從觀中走出,向著唐僧等人施禮拜見。

“敢問長老,可是自東土大唐而來,去往靈山聖地拜佛的取經人嗎?”

那道童聲音稚嫩的高喊。

唐僧聞言:“正是小僧,正是小僧。”

正在唐僧說話間,倏然見一大仙,手搖拂塵,自那觀中走出。

“聖僧,久候多時矣。”那大仙起手一禮笑道。

唐僧旁邊,悟空介紹道:“師傅,這便是金頂大仙。”

聞言,唐僧連忙還禮。

那金頂大仙連忙道:“聖僧無需多禮,早在十餘年前,那海上菩薩曾讓我候取經人,只說二三年將至,不曾想竟走了這麼長時間,還請聖僧隨我速速入觀。”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