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史前四億年開始的蟲群進化

第35章 交流嘗試

為工蠆裝上耐壓的外骨骼,再進行了一些體內結構的微調,林易控制著母巢開始培育如此的耐壓工蠆模版,並同時控制普通工蠆在海床上尋找起來。

工蠆的螯肢在海床的泥沙中翻找起來,很快就找到了符合的目標-來自一隻兵蠆的一整片外骨骼。

上面的血肉已經被工蠆用螯肢切割乾淨,僅留下一整塊外骨骼被丟棄在海床上。

工蠆用螯肢夾起這一片殘缺的外骨骼,隨後,附近的更多工蠆趕來,固定住了這篇外骨骼殘片的四周。

隨即,另一隻工蠆張開螯肢,用螯鉗上的鋸齒狀突起緩緩在外骨骼上刻畫起來。

在林易的控制下,工蠆先用螯鉗刻下一個簡單的銳角等腰三角形,再在三角形底邊上加上一個簡單的半圓,半圓再向下延伸出幾根短線,就形成了一個抽象的角石的形狀。

隨後,再刻下一個橢圓形,橢圓前端加上兩個小圓和兩根短線,後端再加上一個三角形,大抵是一個奇蝦的形狀。

而最後,他控制工蠆刻下一個倒過來的琵琶形結構,前端加上兩根略帶弧度的的長線,大致構成了兵蠆,也就是羽翅鱟的形狀。

根據此前奇蝦巢群的表現,林易猜測,它們的蜂巢思維意識具有一定的智力,雖然不比他自己,但也多少能達到接近人類的水平。

畢竟那麼多個大腦被物理連在一起,就算是原始的大腦也該能形成較為複雜的叢集智慧。

既然有一定的智力水平,那就代表著它們也能進行溝通交流。

而與遊牧生活方式,一上來就對開拓母蠆表現出極強攻擊性的直螺角石巢群不同,奇蝦巢群已經半截入土,此前對兵蠆也並未表現出攻擊性,是個可以交流的物件。

如果對方真的是被直螺角石巢群攻擊才淪落至此,那意味著若交流成功,對方很可能能成為他的潛在盟友。

在沒有語言文字的情況下,圖形,便成了最好的溝通交流手段。

雖然對對方看不看得懂自己的抽象畫並沒有信心,但林易還是打算試試。

這片外骨骼很完整,足夠他亂塗亂畫。先是簡單的將代表角石的圖案與代表奇蝦的圖案畫在一起,代表角石觸腕的那幾根短線張開,纏繞向代表奇蝦的圖案,表現出角石攻擊奇蝦的畫面。

隨後,再刻畫上代表兵蠆,也就是羽翅鱟的圖案被角石同樣的方法攻擊的畫面。然後便是代表奇蝦的圖案與代表兵蠆圖案纏繞在一起,表現出奇蝦與兵蠆對戰的畫面。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