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林易對劍魚形赫德蝦的基因序列開始了詳細的分析。
出乎林易意料的是,四米的劍魚形赫德蝦竟然沒有髓鞘結構,而是採用了與後世頭足類類似的解決方法-直接將神經加粗,改善傳導速度。
這或許也是為何劍魚形赫德蝦驚人的速度與機動性需要三眼赫德蝦的輔助才能完美的發揮。
若沒有三眼赫德蝦持續提供的視野,它們大抵會和後世的虎甲一樣,由於自身速度過快,大腦接收視覺訊號的速度跟不上自身的速度,短時間內變成瞎子。
此前,失去三眼赫德蝦引導的劍魚形赫德蝦驟然降低的命中率似乎就能說明問題。眼柄與複眼為了保持流線型縮在眼窩中只是一部分原因,並非其關鍵所在。
說來也是好笑,在奇蝦巢群內部,由於母巢所提供的特殊神經突觸結構存在,個體間的訊號傳導速度竟然快過了大型個體體內神經訊號傳導的速度。
不過在林易這邊,他第一個整合進個體基因序列間的基因片段便是來自薩卡班甲魚的髓鞘結構,因此讓他可以放心的增大個體的體型。
其他部分倒是沒有什麼好說的,最主要的便是體內的肌肉與器官結構等作為參考,讓他在設計新模板時好確認大部分身體結構的比例與詳細位置。
思索間,天光已經大亮。奇蝦巢群的個體卻仍未撤回海淵間,而是繼續在附近遊弋著,三眼赫德蝦的身影在海面附近掃視下方,似乎是在尋找合適的地點。
附近的兵蠆群在林易的控制下四散開來,尋找著附近的大型獵物,將其獵殺並拖回海溝附近,交給奇蝦巢群分食。
一段時間後,似乎是尋找到了合適的地方,普通奇蝦在三眼赫德蝦的帶領下向著一片水域前進。劍魚形赫德蝦的身軀緊隨其後。兵蠆立即跟上,檢視詳情。
視野中,劍魚形赫德蝦龐大的身軀緩緩降至一處珊瑚礁間,身側小角度後掠的葉足停止了擺動,停止了生命跡象。赫然是準備蛹化為母巢的前兆。
由於成功與奇蝦巢群建立聯絡,一切敵對行為已經解除,奇蝦巢群也不再攻擊他的漂浮母巢。林易得以繼續對海溝另一側海域的探索。
濾洋母蠆的身軀在噴水推進系統的推動下緩緩前進,頭殼與三對攝食附肢推著漂浮母巢緩緩前進。大量工蠆與兵蠆緊隨其後,再次向遠方進發。
如今,巢群的體量規模已經今非昔比,多個漂浮母巢在濾洋母蠆的推動下朝著多個方向出發,擴散巢群的勢力範圍。
這次,林易的目標很簡單,吸收更多有用的生物模版,進一步強化巢群的全新品級。
來自劍魚形赫德蝦的基因序列解決了體型以及結構問題,但還需要一把趁手的傢伙來實現針對直螺角石與劍魚形赫德蝦穿刺攻擊的目的。
羽翅鱟的鐮肢直接放大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根據前世的記憶,這個時代的海洋中,還生活著比羽翅鱟更為強大的節肢類獵手,也是除去各大巢群,理論上同時代唯一能與大型角石爭鋒的存在.另一邊,直螺角石巢群處。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