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史前四億年開始的蟲群進化

第55章 遠看外形嚇死人,近看五對划水足

雖然蜂巢思維意識的存在讓濾洋母蠆即使身死,訊號也能傳回林易的意識中,但一次消耗一隻濾洋母蠆也讓林易有些吃不消。他立即開始了新品級的開發-設想中,其將是一種能以較高速度巡遊,並且能自給自足獲得營養物質的品級。

其平時的巡航速度就越快越好,而最高速度更是需要超過成體直螺角石,並且能隨身攜帶微化間諜蠆,一旦遭遇直螺角石成體,便迅速逃離,放出微化間諜蠆附著在對方的殼體上。

依然以濾洋母蠆為基礎模版,在此基礎上進行面目全非的魔改。

頭部參考劍魚形赫德蝦的基因序列與五十槳戰船鱟相關於體表鱗片狀結構的基因片段,讓其被一個較大的流線型頭殼覆蓋。

流線型頭殼的前端並沒有劍魚形赫德蝦或是微化魚雷蠆那樣如後世劍魚劍吻的鋒利凸起結構,而是一顆碩大的中眼。

五對划水足的外形也被林易進行了改造,像是劍魚形赫德蝦的泳足那樣小角度後掠。

並且,由於板足鱟泳足的結構比起奇蝦葉足更為靈活,可以做出更復雜的動作。

這五對划水足可以很方便的收起或展開,就像可變後掠翼結構,兼具低速時的機動性與高速時的低阻力。

而在高速情況下,主要的推進動力來源自然是噴水推進系統。

改進過的噴水推進系統依然位於其身體兩側,但這次,由於新品級的體內安裝了內外雙層殼體,噴水推進系統的位置略有改變。

但這並不影響其效率。配合流線型的外形與類似鯊魚盾鱗的鱗片狀結構,,噴水推進系統能讓全新品級的理論最高速度至少是濾洋母蠆的兩倍。

同時,為了讓其具有自給自足的能力,其頭部前方的三對攝食附肢也得到了保留。

但這次,攝食附肢的後方,設計了一個凹槽狀結構,靈感與基因片段都來自劍魚形赫德蝦的眼窩。必要時,其能將攝食附肢收回後方的凹槽中,進一步減小阻力,加快速度。

並且,新品級的後腹部位置取消了濾洋母蠆和初代開拓母蠆來自海神盔蝦的發達卵巢,騰出的大量空間則用來安裝最關鍵的結構。

林易在其後腹部,也就是原卵巢的位置安裝了一處格納倉與核心補給囊結構,內部則容納微化間諜蠆。

一旦遭遇成體直螺角石,這些微化間諜蠆就將脫離格納倉,附著在對方殼體表面。

全新的品級就這樣誕生,其被林易稱作偵查母蠆。其很快就在母巢處開始了生產。

安頓好了這一切,林易也再次將視角轉回此前那隻研究母蠆處,此時,海星已經被工蠆塞進其體內的囊狀結構中,等待他的下一步動作。

想著,林易控制研究母蠆體內由書鰓返祖而來的螯肢,緩緩伸向海星的身體,準備開始折騰。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