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史前四億年開始的蟲群進化

第58章 古顎育種計劃(2)

新模板的外形類似母巢,但與那個類母巢生命體同樣僅有一個孔洞作為投食孔。並且體內安裝了一套發聲器官。

這些結構將以一定間距排列在海床上,圍成一圈,同時發出第二種頻段的聲波。

聲波強度被控制在一定範圍內,而圍繞成一圈的結構所發出的聲波將形成一段讓魁首古顎極為難受的地帶,一旦它們試圖向外逃竄,側線的感知器就會被聲波刺激,讓它們感到痛苦。

而越向外,聲波的刺激強度就更強,以魁首古顎的智商,應該足以明白只有向著特定的方向才會受到刺激。

此外,第三種頻率的聲波則由安裝了特殊發聲器官的開拓母蠆發出,同樣起到聚集這些魁首古顎的作用。並且如果需要轉移,也能讓魁首古顎群一直跟隨開拓母蠆。

而等到接戰,再由開拓母蠆發出第一種頻率的聲波,讓魁首古顎群對直螺角石發起攻擊。在聲波與嗅覺系統的雙重敵我識別下,魁首古顎怎麼也不可能搞錯目標。

確定了一切,也劃出了場地,接下來,就是最終的繁育生產環節了。

第一批改進過的魁首古顎卵很快就被母巢產出。半透明的魚卵懸浮在搖曳的海林檎簇群間,還有工蠆在旁照顧,隨時監看。

開拓母蠆龐大的身影懸浮在養殖場上方,用一隻中眼俯瞰全場,並隨時準備大量產出營養卵,為孵化的魁首古顎幼體提供食物。

由於魁首古顎的卵不大,母巢能輕鬆的大量產出。而這樣所消耗的營養物質比直接產出成體要小,即使算上幼體成長過程中消耗的食物資源也是同樣。

林易還有了個意外的發現,產出不具備與蜂巢思維意識連線的特殊突觸結構的個體消耗的營養物質,要比產出具備該結構,能連通蜂巢思維的個體更少。

似乎這一套結構的發育相當消耗營養物質。林易表示理解,畢竟前世為人的他理解腦部到底有多耗能,更何況是這種近乎於黑科技的結構。

不過,令他好奇的是,母巢沒有這種結構,卻依然能被他直接控制,甚至控制基因序列,蛹化母巢也並不需要太多的營養物質。

他有種感覺,問題的答案,就在迪克拉隕石坑中發現的那個類母巢生命體的基因序列中。但一時半會,他卻並沒有解析出什麼有用的結果。

好在樣本管夠-在投餵了一些營養卵後,類母巢生命體被無畏兵蠆扯下一大塊的位置已經開始了緩緩增殖,雖然速度不比海星的再生速度,卻依然稱得上快。

林易相信,自己終將解讀出相關的基因序列,解開母巢與巢群莫名其妙出現在這個時代的謎團,以及中奧陶紀流星事件的真相。

但目前,它卻有了更為要緊的目標-已經出發前往各片海域偵查的偵查母蠆傳回了新的資訊-到並非直螺角石巢群的蹤跡,而是一些有意思的生物。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