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最關鍵的部分,這些魁首古顎的基因序列中本就被編輯過了。
也就意味著,最困難的,將生物基因序列中決定生存繁衍的底層邏輯改寫這一部分,林易只需要照搬就好。
唯一需要他多作編輯的,只有敵我識別與指令接收相關的部分。
指令接收部分大部分也可以用複製貼上與微調來解決,畢竟那套發聲器官的基因序列林易已經吸收,只要在特定品級身上安裝那套器官就行了。
真正麻煩的是敵我識別能力。畢竟這些魁首古顎只會無差別的攻擊,而目前,林易並未解析出那個母巢狀生命體是如何避免遭到魁首古顎攻擊的。
思索一番,林易還是想到了一個比較靠譜的解決方法。
魁首古顎對脊椎動物那種含鐵的血液散發出的氣味尤為敏感,而板足鱟類的血液是含銅的,以血藍蛋白輸送氧氣。
至於直螺角石,後世頭足類的血液雖然似乎也是含銅的藍色血液,但直螺角石的血卻是紅色的含鐵血液。
或許是它們為了更高效的輸送氧氣,將血細胞相關的基因片段改造成了來自脊椎動物的含有鐵離子血紅蛋白的血液。
但這剛好方便了林易。
血液含鐵與含銅,帶來的是不同的體表氣味細節,以板足鱟類那幾乎可以說沒有的嗅覺器官來說分不出來,但嗜血的魁首古顎能。
這些魁首古顎的基因序列被林易一番折騰,最終表現為對擁有含鐵血液的生物極強的攻擊慾望,以及對含銅血液的生物則強烈的厭惡。
敵我識別系統算是完成了,最後便是一些細節上的調整。如去掉生/殖系統與相關的基因片段,完全由母巢產出。再次調節生長發育相關的基因片段等。
魁首古顎本就是速生速死的物種,其高新陳代謝率也方便了林易。他一番編輯進一步增加了這些魁首古顎的發育速度,讓其能迅速形成戰鬥力。
第一批魁首古顎的卵開始被林易產出。而林易也為其專門劃出了一片水域,作為“養殖場”,專門養殖魁首古顎。
負責指揮的品級自然是二代開拓母蠆。其體內空間再塞下一個發聲器官綽綽有餘。
只要將格納倉的基因序列進行少量編輯,並再為開拓母蠆安裝一套,內部特殊的結構振動發聲,再由囊狀結構共鳴,再從鰓裂狀結構中傳出即可。
幾種特殊頻率的聲波,林易也研究出了個大概。
其中某一種頻率的聲波能刺激側線,從而激起魁首古顎的攻擊慾望,大概就是母巢狀物體控制魁首古顎攻擊所用的。
而另一種頻率的聲波卻能引起側線下的感受器與一些內臟器官的共振,會讓魁首古顎較為難受。雖然不足以致命,但足夠讓它們像被念緊箍咒的孫猴子那樣痛苦不堪,停下一切行動。最後一種頻率的聲波則能吸引,為了雙重保險,林易對母巢的基因序列又進行了一番編輯,開發出了又一個以母巢為模版的固著式生物。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