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當大量同類身亡,魁首古顎群終於發現事情不妙,一鬨而散。兵蠆群也不再阻攔,略微追出一段距離後,就返回,繼續守在母巢身側。同時,母巢上掛載的工蠆在林易控制下紛紛脫離,回收起魁首古顎的殘軀來,供給母巢,順便將它們的基因序列吸收。
作為原始魚類中的一員,還是初代掠食性魚類,魁首古顎似乎擁有較高的智力水平。被林易控制兵蠆群屠殺幾輪後,再也沒有對漂浮母巢發起攻擊。
這也讓林易得以繼續進行“播種”。一隻只築巢工蠆被漂浮母巢產出,尋找合適的地點蛹化為新的母巢。
很快,工蠆的身影已經遍佈這一片區域。原本隨著波濤如浪般起伏的碧綠藻浪被林易控制工蠆收割的七七八八,被母巢上延伸出的海林檎簇群取代。
固著式母巢的龐大身影矗立在海林檎簇群間,工蠆與兵蠆在母巢身側遊弋,或在海林檎簇群間穿梭著照料簇群,獵殺其他撿垃圾吃的小生物。
而除去尋常的海林檎,這片被他稱作迪克拉母巢群,準備當做領地核心來建設的海域內,母巢還延伸出了一種全新的簇群結構。
全新結構有些類似漂浮母巢,或者說類似筆石,擁有充滿空氣的囊泡狀結構。但它們卻被一根尾柄,或者說根莖連線在母巢與海林檎簇群上,漂浮在中層水域。
並且,不同於筆石和漂浮母巢,它們的本體上下,都生著羽毛狀的濾食結構,但向上的卻更為發達,讓其外形看起來有些像後世海百合的放大版。
而同時,海面上方,漂浮母巢也在囊泡狀結構的託浮下漂浮在海面上,向下垂著羽毛狀的濾食結構。
漂浮母巢,大號海百合與海林檎簇群三種結構,共同構成了上層,中層與下層水域的天羅地網,讓幾乎沒有任何浮游生物能逃過巢群的捕撈。
至於剩下那少量的漏網之魚,林易自然也有辦法-濾洋母蠆的身影在上層水域隨波漂流著。三對發達的攝食附肢與附肢間相連的網狀結構張著,篩濾著沿路的一切。
雖然會影響生態環境,但林易顧不得影響那麼多了。現在,以五十槳戰船鱟的基因序列為模版,儘快開發出全新的品級,以對抗直螺角石才是關鍵。
而最近,全新的品級也即將完工,這將是身體結構空前複雜的品級,也將是絕對劃時代的強大品級。
而為了讓如此品級誕生,林易也是想出了些辦法,儘可能使其能迅速的被培育出。
在這片簇群中,除去尋常的,渾身佈滿孔洞如蜂窩狀的母巢,還多出了一些全新的龐大“建築”。
吸收直螺角石巢群母巢的基因序列後這麼久,漂浮母巢終於分析出了些東西,這些全新的,由血肉組成的建築,就這樣誕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