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天時間很快過去。一具房角石的屍體與屍體招來的各種機會主義者,讓林易控制個體的數量再次增加,已經有了五隻神經加強型羽翅鱟個體與十餘隻專門用於撕下食物,餵養其他個體的改良型短翅鱟個體。
房角石屍體的軟體部分已經被林易控制的個體與其他路過的生物啃食的乾乾淨淨,僅剩下圓錐形的碩大殼體仍然橫在海床上,訴說著它生前作為食物鏈頂端存在的威風。
或許億年後,在漫長歲月中礦物化的房角石殼體能有幸重見天日,讓後人得以一窺這個蠻荒時代的只鱗片羽。
但這一切與現在的林易已經無關,只匆匆感嘆兩聲,便繼續控制個體忙碌起來,繼續向預想好的下一步發展。
有充足的營養物質供應,第二母巢已經生長到與第一母巢相仿的大小-是的,母巢的體型並非固定,是可以一定程度上增長的。
並且,其外殼似乎更類似甲冑魚類的骨板而非節肢類的外骨骼,可以與血肉組織一同生長而不需要頻繁蛻皮。
這段時間中,房角石的屍體吸引來的機會主義者讓母巢中儲存的基因序列再次擴充,包括一種牙形動物,兩種小型角石與一種小型板足鱟類。
前者是一種形似七鰓鰻,但有發達雙眼的小型魚類,而後兩者是碩大房角石與巨型羽翅鱟的小型近親,林易也叫不上具體的名稱。
而如今,屬於底棲生物群的饕餮盛宴已經結束,讓海床恢復了以往的荒涼,僅有林易的老朋友-三葉蟲與薩卡班甲魚還剩下零星幾隻,打掃著最後的殘羹冷炙。
原本,林易準備迴歸日常嗑三葉蟲,釣薩卡班甲魚的生活,但新目標的出現,改變了他的計劃。
擁有五隻神經加強型羽翅鱟個體的他已經不再甘於現狀,而是準備幹上一票大的,以再次進入高速的發展中。
一片陰影投在海床上,將一隻羽翅鱟的身軀籠罩。
控制身軀抬起頭來,羽翅鱟身軀碩大的烏黑色複眼中,閃爍著代表野心的光澤。
投下陰影的,是一隻驚人龐大的巨蟲。巨蟲體型足有兩米餘長,雖不如房角石那般巨大,卻也遠大過羽翅鱟,其頭部被錐狀的碩大頭殼包裹,頭殼下方,兩片較短的甲片包裹著一對爪狀的結構,無數如鯨鬚般的長鬚向下垂著,證明其只是一種濾食者。
頭部後方,一對複眼生在微微突出的眼柄上,在向後,便是細長的圓柱形的身軀與身軀每一節體節上下,從前方看呈現“x”形排列的四列三角形鰭狀結構,正擺動著推動龐大的身軀在開闊的上層水域中緩緩遊動。
它有一個響亮的名字-本默拉海神盔蝦,而其身世也同樣如名稱般大有來頭。它是上代霸主奇蝦的血脈,代表著一個曾經輝煌的王朝最後的餘暉。
在舊日支配者橫行的奧陶紀,這些前朝遺老斂去了鋒芒,卻以另一種形式向世界發出了最後的吶喊。
但此時,林易並不關心這些。在他眼中,由於沒有占身軀比例最高的殼體,這隻海神盔蝦所能提供的營養物質可能不比房角石少。且渾身上下幾乎沒有任何具有攻擊性的鋒銳附肢,簡直是現階段完美的獵物。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