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這東西出現的很早,可以追溯至比寒武紀還遙遠的埃迪卡拉紀,雖然身體結構簡陋,但是命很長,一直活到林易前世生活的年代並保持著繁盛。而提起它們,往往會第一時間想到毒性。此前,林易計劃為羽翅鱟裝上毒腺時,也考慮過水母的刺細胞。
但這東西和羽翅鱟的蠍尾實在不怎麼相容,而裝在海林檎的腕上卻正合適。
想著,兩隻在附近巡遊的兵蠆改變了方向,向著印象中附近有水母活動的海域游去。
很快,兵蠆的複眼中就出現了目標。一米來長的似蠍身軀隨著尾部的擺動向上遊動,鐮肢一合,就將一隻碩大的水母身軀刺穿,夾在鐮肢中返回母巢的方向。
結構原始也有原始的優勢所在。水母果凍狀的膠質身軀被刺穿半天愣是沒死,觸鬚還揮舞著試圖蟄刺兵蠆的身軀。
但僅憑刺細胞想要刺穿來自羽翅鱟模版的外骨骼是不現實的。兵蠆完全無視了這點攻擊力度,夾著水母的身軀就向著母巢游來。
很快有工蠆上前,用螯肢接過還在不時抽動的水母膠狀身體,暴力的塞進母巢表面的孔洞中,讓其吸收。
四億年前,並沒有應付後世各種脊椎動物捕食的需求,這年頭的水母毒性相當有限,就算是蟄到人大概也僅僅會疼一疼,不會有什麼事。
但刺細胞基因片段整合在海林檎的腕上,用來對付寬角螺這種體型的軟體動物也足夠了基因片段很快整合完畢,全新的海林檎株體結構現在能被母巢延伸增殖而出,只要將舊版海林檎株體全部替換,就再也不用擔心寬角螺的寄生。
儘管毒腺會少量增加海林檎株體自身的消耗,間接減少產出,但比起被寬角螺截胡掉大部分產出,還是值得的。林易立即控制母巢對延伸出的簇群開始了更新換代。
但原有的簇群並不能在基礎上直接升級為全新的模版,林易乾脆控制著普通工蠆直接將原有的株體拔掉,等待從附在地面上,如根系網路般從母巢蔓延而出的尾柄中再次生長出全新的海林檎簇群。
為了回收營養物質,林易乾脆讓碎殼工蠆撤了下來,由普通工蠆將拔下的海林檎株體連帶著上方附著的寬角螺一同直接塞進母巢表面的孔洞裡,讓母巢將其徹底吸收,順便吸收一下寬角螺的基因片段。
類似後世藤壺一樣直接牢固附著在海林檎本體的表面,必然有什麼類似吸盤的構造。
雖然一時間想不到什麼好的作用,但這種構造的基因片段也值得讓林易先吸收進母巢的基因序列庫存中。
而其他領地內,並未遭遇螺害的海林檎簇群也在緩慢更換新的帶毒海林檎株體,以防止寬角螺幼體順水漂流而來,很快,林易就完全不需要再擔心寬角螺或者其他可能存在的類似生物的寄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