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史前四億年開始的蟲群進化

第13章 再遇房角石

一望無際的湛藍之間,開拓母蠆龐大的身軀隨著五對負重…啊不,划水足的擺動緩緩前進。

寬闊的體腔隨著內部水囊的鼓脹與收縮也隨之有節律的收縮著,從腹部開出的噴射孔中向外排出水流,推動身軀更好的遊動。

那些一同出發的工蠆與兵蠆差不多佔了目前巢群數量的一半。而開拓母蠆背部寬闊,腹部上還生著無數鱗片狀凸起結構。羽翅鱟模版改進而來的兵蠆們輪流趴在開拓母蠆背部上休息,而具有螯的工蠆則用螯鉗夾住開拓母蠆腹部的鱗片狀凸起結構,倒掛在母蠆身下。

開拓母蠆頭側的三對攝食附肢大張著,那些細密的須狀結構連線在三對附肢之間,組成一副濾網,過濾著沿途的浮游生物。

吸水口處,同樣有須狀的濾網結構,讓開拓母蠆的噴水推進系統吸水時也能一定程度上過濾水中的浮游生物,獲取更多食物。

如此濾食的效率比海神盔蝦更高,在支撐起開拓母蠆自身生命活動的同時,還能供應兵蠆與工蠆的一部分營養物質消耗。

但由於跟隨的個體數量太多,依然需要頻繁的捕獵來獲取營養物質,供應這支遠征艦隊的消耗。

奧陶紀時期,海洋水位比林易前世生活的時代要高,淹沒了大片沿海地區,造就了相當廣闊的富饒淺海。

根據意識聯絡中的感知,開拓母蠆已經游出相當遠,卻仍然在淺海之中。

沿途,開拓母蠆發現了兩片較為富饒的海域,兩隻工蠆脫離了母蠆的身軀,遊動至海底,將身軀半埋在海床上,開始了向母巢的蛹化。

同時,兩隻兵蠆分別跟上了即將成為未來母巢的工蠆,準備保護母巢度過發展期。

不出所料,這兩片珊瑚礁海域都已經有了主。其中一片被一隻成體巨型羽翅鱟佔據。

但目前,雖然大體結構未變,但各系統經過了全方位升級,稱得上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兵蠆輕鬆就用毒囊中的消化液終結了這隻與巢群本同根生的巨蟲。

而另一片更大的珊瑚礁,卻比林易想象的更為富饒些。

附近似是有洋流經過,帶來了豐富的營養物質。珊瑚礁外圍的上層水域,海神盔蝦的身影再次出現。

大量野生的海蕾與海林檎迎著波濤搖曳,還有無數林易叫不上名來的奇怪棘皮動物或趴在海床上,或立在水波間,讓人得以一窺它們那極皮的演化史。

薩卡班甲魚的身影遊弋在其間,還有體型細長如鰻的牙形動物用生滿古怪尖牙的口部捕食著奇奇怪怪的底棲蠕蟲。

三葉蟲同樣出現在海床上。但這裡的三葉蟲多樣性卻遠比此前林易到達過的任何地方都要更加豐富。最為顯眼的是體長可達七十厘米,渾身覆蓋重甲的霸王等稱蟲。身旁,頭甲彎曲如一輪彎月的鐮蟲與渾身長滿尖刺,迭起反甲的齒肋蟲如眾星拱月般環繞,這是三葉蟲家族最後的輝煌,但卻依然改變不了它們終究無法衝擊掠食者生態位,億年屈居人下的事實。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